宋南絮坐在書案前,翻看着近五年來榮安堂的記檔。
李嬷嬷自幼跟在老太太的身邊,養成了多年的習慣,榮安堂添了什麼人,什麼時候入的,老太太吃了什麼,穿了什麼,記得無一不是清清楚楚。
“姑娘。”
翠珠端着托盤進來:“老太太又差人給姑娘送了新茶,女婢剛剛烹了,您嘗嘗味道可還喜歡。”
宋南絮合上了記檔,從翠珠手裡接過了茶盞。
茶味清香,茶湯清亮,一聞便知是上好的雲霧茶。
“姜小姐可有去悠然居?”
翠珠回答道:“去了。”
“呵!”宋南絮輕笑了一聲。
過去了這麼多年,沒想到姜敏兒還是滿心都是宋昭。
既然如此——
好言難勸想死的鬼。
宋南絮已經提點過了,若姜敏兒是個聰明的自然會發現端倪,哪怕事後,她和姜太師提及一星半點,姜太師也會瞧出其中一二來,斷然是不會将心肝肉疼愛的孫女嫁進安遠侯府的!
宋南絮撂下了茶盞,擡眸看向翠珠:“這些年來你一直都在祖母的身邊伺候,對榮安堂用人應該知道。”
她指了指記檔上面記載的近五年新到榮安堂當差的女使名字:“這幾個人你可識得?”
翠珠順着宋南絮手指的幾個人名看了一眼,點頭道:“識得的。”
“這三個丫頭都是咱們榮安堂小廚房的幾個媽媽家的姑娘,這個秋蓮是”翠珠微微一頓,似是想起了什麼,便道:“她是五年前,姑娘離府之後進的咱們榮安堂。”
宋南絮微微蹙了一下眉:“她不是家生子?”
翠珠搖頭道:“不是。她是老将軍舊部的孫女,爹娘都不在了,老家鬧了饑荒,兄弟姊妹都不在了,才拿着老将軍的一封書信,找到了咱們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