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沒有他父母的托舉,他不會這麼早成功。
“你們怎麼來了,家裡出了什麼事。”
“哼,我們以為你發達了,把我們給忘記了。”李父表明是生氣,實則對這個兒子寵愛有加,怎麼可能真的會生氣。
“父親,你在說什麼,我怎麼可能忘記你們。你們的事情,會有人定期向我報告。”
李母不像李父說話要兜一個大圈鋪墊,直接說。
“我們兩個老人就算了,住慣了老宅,不想搬來搬去。隻是小蓮她,你們應該有個孩子了。”
“小蓮?”李先生回憶小蓮是誰。
“你不會忘記了吧,她,她是你的童養媳。”
李母指了指她身邊的女人,小蓮。
小蓮這個時候,大概是三十五歲,比李先生大了五歲的樣子。
小蓮長得還可以,保養的還行,除了年紀大了點,不知道能不能生出孩子外。
李母見他們不說話,隻能硬着頭皮緩解氣氛。
“小蓮,你不要生他的氣,當時他離開我們十歲都不到。你體諒一下他,沒有他在外面拼搏,我們家族可能一早就去外面乞讨去了。”
他們衆人沉默起來,誰都沒有開口說。
當年的苦難隻有經曆過的人才懂。
“爹、娘,這些兒媳知道的,兒媳不會怪他,怪隻怪我不能幫到相公。”
舊時代,大部分的女性依靠男性存活。
誇張一點,男人是她們的天也不為過。
李先生從以前還是現在,他對小蓮沒有男女之情,最多就是姐弟。
李先生不喜歡轉彎抹角,直接說。
“小蓮,要不,要爹、娘他們認你做義女。到時候給你一筆豐厚的嫁妝,再加個好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