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铮離開後,溶洞外搭建的工棚,成了陳元生大展拳腳的方寸天地。
他将那些圖紙,一張張攤開,又輕手輕腳卷起。
這些可不是尋常圖紙,這關乎着老爺的偉業。
“分門别類,甲乙丙丁,絕不能亂!”
他取來幾隻木箱,親自擦拭幹淨,按照結構和用途,将圖紙一一歸檔。
随後,他鋪開一張新紙,筆尖蘸墨,凝神思索。
“借閱,必有登記。”
“歸還,亦需查驗。”
他要設計一套制度,一套滴水不漏的制度。
誰借了,何時借,何時還,圖紙有無缺損,一筆一劃,都要記錄在案。
若有差池,他陳元生擔不起這個責任!
老爺既然信他,他就得拿出十二分的本事。
接着,便是物資,引水槽的木料,輪軸的鐵件,還有那些他看不懂名堂的零件。
秦铮隻提了大概,具體章程,還得他來完善。
陳元生結合自己苦讀多年的吏學指南,再參照縣衙倉庫的管理條目,很快便有了腹稿。
“入庫,需有憑。領用,需有據。盤存,需有期。”
每一條,都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他甚至還貼心地加上了損耗報備的流程。
至于招募人手,老爺的要求是嘴巴嚴,身家清白。
陳元生琢磨着,這考核,不能隻看力氣。
他拟了幾條:一問籍貫父母,二問有無劣迹,三觀其言察其行,最後,還得有個保人。
“嗯,還得加一條,識字者,優先!”
陳元生點點頭,對自己的安排頗為滿意。
一個龐大而精密的機構,正在他的筆下,緩緩成型。
另一邊,秦瓊也沒閑着,他從秦府家丁裡挑人。
“你,出列!”
“你,還有你!”
被點到名的家丁,個個都是平日裡打熬筋骨,身手矯健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