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一出口,陳志遠還沒來得及反應,旁邊圍觀的人倒是先炸鍋了。
“哎喲,這人說話咋這麼沖啊?”
“剛才人家說得也沒毛病啊,你自己不買就别吵,怎麼還不讓别人說話了?”
“看不出來點門道就算了,還攪和一圈人心情。”
當然了,也有可能是陳志遠剛剛誇了大家一句“有眼力見兒”。
然後大家開始投桃報李,站隊站得那叫一個幹脆。
面對這男的這點言語攻擊,陳志遠倒沒生氣。
他早過了血氣方剛、動不動就掀桌子的年紀。
現在快40歲了,出來就是為了撿個漏,搞點實在的,不是來打擂台的。
他笑了笑,語氣不急不躁地說:“我啊,就是個來淘淘寶的普通人。”
“但咱有一說一,這一行呢講究的是眼力,能來玩的,大家都是有涵養的。”
“你在這邊大喊大叫的,不光我受影響,周圍這幾個攤子也都被你吵得不清淨了。”
他頓了頓,特意加了點分量:“大爺剛才也說了,這買賣嘛,是你情我願的。”
“你覺得這銀元不值那2萬塊,那你直接甩手走人不就完了?”
“在這吵吵鬧鬧的,真影響大家心情。”
陳志遠這番話其實也藏了點小心思。
他先是把自己和圍觀群衆捆綁在一起,說“咱們玩這一行的,都是有涵養的人”。
等于是直接把自己站到了“群衆代表”的位置上。
這下那男的如果再繼續嚷嚷,不隻是跟陳志遠對着幹,而是要對着現場所有人來。
換句話說,他不是一個人在吵架,是在和“民意”作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