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夥兒都看看!”
“這是王亮兄弟,用俺家那些陳種子,一晚上育出來的苗!”
社員們好奇地圍攏過來,伸長了脖子看。
當看清飯盒裡那綠油油的嫩苗時,人群中頓時響起一片驚呼和議論。
“真發芽了!”
“乖乖!這咋弄的?”
“王知青真有本事啊!”
曲大波等議論聲稍小,繼續說道。
“王亮兄弟說了,咱們四隊這坡地,種苞米産量不行。”
“他建議咱們今年改種谷子、土豆和南瓜!”
“他說保證收成比種苞米強得多!”
這話一出,人群頓時安靜下來,随即爆發出更激烈的讨論。
“改種谷子?”
“那玩意兒金貴,咱這地能長好嗎?”
“土豆南瓜倒是好活,可當不了主糧啊!”
“萬一收成不好,今年冬天咱們隊就得喝西北風了!”
擔憂的聲音占了上風。
畢竟,改變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種植習慣,風險太大了。
餓肚子的滋味,他們可不想再嘗。
王亮站了出來,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朵裡。
“鄉親們,我知道大家擔心什麼。”
“但咱們總得試試吧?守着這片薄地種苞米,啥時候能吃飽飯?”
“咱們也不是全改,就先拿出三分之一的地來試試!”
“大概十垧地左右,種谷子、土豆、南瓜。”
“剩下的地,還照舊種苞米黃豆。”
“這樣就算試種的不行,咱們也不至于餓肚子,對不對?”
“要是成了呢?那咱們四隊的好日子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