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就聽說了王亮最近在村裡折騰的那些事,說實話,他對這個年輕人印象不壞。
年輕人嘛,不折騰點事出來,那還能叫年輕人?
此刻見王亮提着東西,跟在曲大波身後進來,李有田心裡對這小子的評價又高了幾分。
這孩子,是個能辦事,也會辦事的。
比曲大波那個說話隻會像放炮仗,直來直去的三愣子,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曲大波一進門,剛想張嘴說要在二隊地界建鴨棚的事,話到嘴邊,卻被王亮一個眼神給攔了回去。
王亮先是恭恭敬敬地喊了聲“李書記”,然後才不緊不慢地将四隊最近的情況細細彙報了一遍。
他說起那些先前隻能在家裡閑着的半大孩子和腿腳不便的老人,如今也能通過采摘野菜,給家裡添些進項。
家家戶戶的日子,都比以前寬裕了不少,逢年過節的,起碼能多稱上二斤肉解解饞。
李有田聽着,臉上的笑容愈發明顯,不住地點頭。
“王亮啊,你小子确實能幹,有想法。”
王亮面上不見絲毫得意,話鋒一轉,又提到了隊裡養鴨子的事。
他說這是借鑒了外地的經驗,嘗試着用鴨苗來清除田埂地頭的雜草。
鴨子吃草,鴨子的糞便又能反過來肥沃土地。
等鴨子長大了,還能賣錢,給隊裡添一筆不小的收入。
這叫什麼,這叫科學生态養殖。
李有田對這個“科學生态養殖”的新鮮詞兒顯然很感興趣,身體微微前傾。
“哦?這個事,現在進行得怎麼樣了?”
王亮心裡暗自一笑,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他這才接着說道,隊裡那八百多隻鴨子,如今都長到半大了,活蹦亂跳的,看着就喜人。
隻是,鴨子多了,原先那個簡陋的棚子就顯得有些不夠用了,得給它們建個像樣的鴨棚。
說到這裡,他語氣微微一頓,臉上露出一絲恰到好處的為難。
“隻是,我看來看去,咱們四隊這邊,實在找不出太合适的地方。”
“蛤蟆塘邊上,倒是有塊向陽背風的好地,隻是那塊地,好像是劃在二隊名下的。”
“我跟曲隊長也商量了,就怕二隊那邊,到時候會有想法,不同意咱們在那兒建鴨棚。”
李有田呷了一口濃茶,茶香袅袅,他那雙深邃的眼睛在煙霧缭繞中打量着王亮,像是在重新估量這個年輕人。
曲大波那點小心思,他哪裡看不出來?無非是怕直接提要求顯得突兀,想先用成績鋪墊鋪墊。不過,王亮這小子,确實會說話,也确實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