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設計周的酒會上,謝淮禹正與幾位品牌方交談,孟潭突然從身後拍了拍他的肩膀:“給你介紹個人。”
他轉身,看見一位身着深藍色禮服裙的女人站在水晶燈下。
她的輪廓在燈光中顯得格外清晰,金絲眼鏡後的雙眼含着溫和的笑意。
“這是我妹妹,顧聽瀾。”孟潭眨眨眼,“剛從日内瓦調回國的國際法律師,專攻婚姻弱勢方權益保護案。”
“久仰謝先生大名。”顧聽瀾伸出手,指尖溫暖幹燥,“我看過你的‘涅槃’系列設計圖,那些破碎重組的線條……很震撼。”
謝淮禹微微一怔。
其實絕大部分人更喜歡的是“星河”系列,很少有人喜歡“涅槃”系列,更别說能一眼看穿他設計裡隐藏的隐喻——那些被婚姻碾碎又重生的歲月。
“顧律師對設計也有研究?”
“隻是欣賞美的事物。”她微笑着遞過名片,指腹不經意擦過他手腕内側的傷疤——那是當年沈家祠堂裡留下的鞭痕。
謝淮禹下意識要縮手,卻聽見她輕聲說:“這道傷痕的走向,很像你作品裡篆刻的工藝。”
酒會的喧嚣忽然遠去。
三年來,這是第一次有人不帶着憐憫或好奇看待他的傷疤,而是像欣賞一件藝術品。
三個月後,謝淮禹站在“淮禹基金會”的揭牌儀式上。
台下記者雲集,顧聽瀾作為法律顧問站在他身側,在他被刁鑽問題圍困時,總能用恰到好處的法律術語替他解圍。
“謝先生,有傳言說您成立這個基金會是為了報複前妻?請問你前妻公司破産的事是否也有你的手筆?”
謝淮禹剛要開口,話筒突然被一隻纖長白皙的手接過。
“《慈善法》中有明确的規定。”顧聽瀾的聲音不疾不徐,“基金會的成立需要經過民政部門嚴格審核,這位記者你的問題,是在質疑我國司法公正?”
提問的記者頓時啞口無言。
會後,謝淮禹在休息室發現一杯溫熱的柚子茶,杯底壓着紙條:
【今天表現很棒,别理那些流言蜚語,我會一直陪着你。——顧】
他捧着杯子,想起今早助理說顧律師推掉了一個重要的會議專程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