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2頁)

4

之後的日子,我小心地在網絡上分享軒軒的背影小日常。

他穿着小熊連體衣蹲在菜園邊看螞蟻搬家;他肉乎乎的小手捏着蠟筆在紙上塗鴉;他搖搖晃晃學走路時像隻笨拙的小企鵝。

這些片段意外地受到追捧,粉絲數像滾雪球一樣增長。

「雲養娃」的粉絲們給軒軒起了個外号——「背影殺手」

每次直播,彈幕裡都是「求背影殺」的呼聲。

刺繡訂單和合作邀約也越來越多,我的存款數字第一次突破了六位數。

我開始有意識地篩選訂單。

那些批量生産的低價單子統統拒絕,隻接需要精湛技藝的高端定制。

一幅《百子圖》團扇,我用了整整四十八種針法,将一百個孩童嬉戲的場景繡得栩栩如生。

客戶收到後激動地打來視頻電話,說這簡直是藝術品。

直播間漸漸吸引來不少專業人士。

有天一個id叫「江南繡娘」的觀衆連發三條彈幕:

【這針法是失傳已久的『錦上添花』!】

【主播師承何處?】

【這手藝至少二十年功力。】

我對着鏡頭微微一笑,手指翻飛間,一朵牡丹在絹面上漸次綻放。

花瓣層層疊疊,最外緣的絲線在陽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澤。

畢竟在穿書之前,憑借着天賦和十幾年的勤學苦練,我成了整個繡坊技藝數一數二的繡娘,參加過很多比賽,是師父最中意的下一任繡掌人選。

之後,找上門的合作越來越多,但大部分我都婉拒了。

現在最重要的是軒軒。

我調整了作息:每天固定直播六小時,其餘時間全部留給小家夥。

清晨帶他認菜園裡的蔬菜,午後教他咿呀學語,傍晚抱着他在桂花樹下看星星。

村裡那些一開始的閑言碎語不知何時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李嬸送來的土雞蛋,王叔摘的時令水果,還有鄰居孩子們主動來陪軒軒玩的歡聲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