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1頁)

就像是穿上褲子的渣男,一點也不留戀。

這态度讓宋美兮和劉柳也是一頓錯愕,不由地懷疑起來——難道我就這麼沒有吸引力了嗎?

兩人又看向葉媛,不約而同地歎了一口氣,然後搖搖頭,根本就懶得搭理她,轉身也都離去。

“你來了”

孫先生二話沒說便把電報遞給陳子鈞看。

陳子鈞也是二話不說的接過來,仔細看起來。其實電報不長,隻有為數不多的一段,一共也就兩點,卻讓陳子鈞看了好幾遍——

其一、東瀛軍部與内閣、海于陸均未能達成一緻,天皇暫不理事,海軍獨自出兵,其對外仍稱第一遣外艦隊;

其二、本次行動共計有金剛号、生駒号兩艘戰列巡洋艦,秋津洲号、利根号、新高号,對馬号四艘防護巡洋艦以及櫻号、橘号、楢号、桑号四艘驅逐,以及以佐世保鎮守府聯合海軍陸戰隊為主力,歐戰期間在華夏的第二艦隊附屬聯合陸戰隊為補充,重新編練,整合為滬上特别陸戰隊,人數未知,保守估計估計超過一個大隊!

實力不可謂不大。

至少光這一隻人家海軍自己偷摸着湊出來的艦隊就比整個華夏海軍強好多倍!

“來勢洶洶啊”

孫先生和廖公都不由地歎了一句。

可陳子鈞卻緩緩地說道,“紙老虎罷了”

ps:

「1919年,東瀛報複滬上沖突,派出第一遣外艦隊的主要戰力如下:

金剛号戰列巡洋艦(26610噸八門356毫米(14英寸)大口徑275節)最大射程為35450米6868

築波型戰列巡洋艦(生駒号,排水量13750-15400(滿載)最大航速205武備305連裝x2射程16000米)

秋津州防護巡洋艦(排水3150最大航速19武備152單裝x4(40倍口徑)艦射擊速度非常快,達到每份5-7發)參加過甲午海戰

利根型防護巡洋艦(排水4100最大航速23節武備152單裝x2(45倍口徑))青島駐紮

新高型防護巡洋艦(新高和對馬排水量3366最大航速20節武備152)長期執行中國沿海巡航任務

楢型驅逐艦(楢-桑排水850最大航速31節配備12單裝x3)新型驅逐艦,并計劃部署長江

櫻橘型驅逐艦(排水量530噸,航速31節,裝備一門120毫米火炮)負責海外警備任務或戰列艦前衛任務

以佐世保鎮守府聯合海軍陸戰隊為主力,歐戰期間在華夏的第二艦隊附屬聯合陸戰隊為補充,重新編練,整合為滬上特别陸戰隊,1669人,(人數參考了柴崎在1943年7月着手對防守下各島展開要塞化的工作,諸如據點強化,通聯設施等,以期統一指揮而殲敵于水際。其中佐世保軍港的第七特别陸戰隊,為1669人。結合原本在上海的被殲滅的第七戰隊(日本海軍最早七個海軍陸戰隊)當時查資料設定為700人左右。所以此次的上海特别陸戰隊考慮到一戰後英法美的态度,設定為1669人。)

另外:1927年3月,面對中國大革命的浪潮,日本派遣來自吳港、橫須賀、佐世保三個鎮守府的特别陸戰隊共3個大隊在上海登陸,與駐防上海的“利根”号巡洋艦上的臨時陸戰隊合編成“聯合陸戰隊”,總兵力約1400人。這支聯合陸戰隊在阻止北伐軍進入上海的日租界,以及1928年5月在阻止北伐軍進攻的“濟南事變”中都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因此在北伐戰争結束後,日軍沒有将這支部隊調回本土,反而在1928年6月從這支聯合陸戰隊中挑選精銳,正式組建“上海陸戰隊”,編入“遣支第一艦隊”序列常駐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