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除了将李承翊殘廢之事公之于衆,其他什麼都沒來得及做。
父皇的懲罰,何至于如此之重?
他看不明白,心中的不甘瘋狂上湧,可聽了周能的警告,卻也不敢去見父皇,隻能命人傳信給母妃幫忙求情。
結果第二天早上,宮裡就傳出賢妃被幽禁錦繡宮,閉門思過的消息。
李承顯臉色煞白,徹底不敢掙紮,老老實實收拾行裝,前往雲夢澤赴任。
有閑王的例子擺在面前,朝堂裡瞬間變得無比安生,誰也沒有再提廢立太子之事。
“陛下明顯是要死保太子殿下,罰閑王,是為殺雞儆猴之舉。”
“閑王也不冤枉,若是沒他在背後推波助瀾,太子殿下的事哪裡會傳得這麼快。”
“陛下連親兒子都罰得這麼狠,我們這些官員再鬧下去,不僅烏紗帽保不住,項上人頭也危險了”
“太子殿下為我大虞去戰場拼殺,落得如此境地,我等卻要過河拆橋,确實不該。”
風向在一夜之間逆轉,所有人開始誇贊太子,誇贊陛下重情。
而實情卻是,文官們一合計,覺得太子如今這般模樣,活不了幾年。
等太子薨逝後,說不定陛下還活得好好的,另選太子便是水到渠成的事。
沒必要為了一個快死的太子殿下,與陛下死磕。
老皇帝看着群臣口風逆轉,臉色肉眼可見地好轉。
“太子如今雖不利于行,卻不妨礙他幫朕分憂。
朕決定,等太子傷勢再好轉一些,就讓他參政,諸位愛卿可有異議?”
昨日太子的瘋狂行徑,委實吓到了他。
那一刀,太子能捅到腿上,下一次發瘋指不定要捅到哪裡。
他可舍不得太子現在就死,自然得想辦法改善狀況。
太子往日縱橫沙場,而今隻能窩在東宮養病,多半悶壞了。
适當給他一些事做,讓他忙起來,興許會好上許多。
經過閑王這麼一出,百官們對太子的底線已經放得十分之低。
隻要陛下沒糊塗讓太子直接登基,不管東宮怎麼折騰,他們都不敢有異議。
于是紛紛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