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
溫旎是溫枝蔓的女兒這件事情,瞬間引爆了熱搜。
甚至在熱搜上看見了很多最新注冊的賬号,進去看看,就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
他們都是經過了溫枝蔓的興衰。
也見證了溫枝蔓的死亡。
即便當初因為缂絲龍袍的事情,當時對溫枝蔓頗有埋怨,覺得溫枝蔓學術不精,急于求成,損害了民族瑰寶。
但是華國人骨子裡永遠都是信奉一句話:人都死了。
人都死了。
一切就不重要了。
随着現代科技的進步,古老的缂絲手法也被逐漸的淡忘到了腦後。
人們好像也忙于工作和生活和壓力。
對一些從古老傳承下來的民族瑰寶不是很感興趣,或者是沒時間去感興趣,久而久之,傳統就被遺忘了。
但是今天。
溫旎的請命書橫空出世。
很多人。
都想起了溫枝蔓。
不認識溫枝蔓的年輕人,也開始搜找溫枝蔓的事迹。
網絡是有記憶的。
隻是因為網絡浩如煙海,各種信息魚龍混雜,需要自己去辨别。
所以。
他們認識到了溫枝蔓。
這個缂絲屆的傳奇人物。
和溫枝蔓身上的才華相比,美麗,好像成為了溫枝蔓身上不值一提的優點。
缂絲最年輕的非遺傳人,也是唯一被十幾家電台争相采訪,甚至有電視節目為了溫枝蔓,可以量身定做一檔節目的人。
就這樣。
在死後十幾年。
以這樣的方式重新進入到了大家的視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