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她心驚的是紙條材質——印着"深圳市管會"擡頭的信箋,和趙衛國辦公桌上的一模一樣。
---
土地局門口的人龍排到馬路上。蘇晚秋攥着申請材料,看着工作人員挂出"工業用地已滿"的牌子。人群炸開鍋時,她注意到林志強正從副局長辦公室出來,兩人握手時有個隐秘的紙條傳遞動作。
"同志,真的沒地了?"她擠到窗口追問。
辦事員頭也不擡:"有也不批給個體戶!下一個!"
回廠的路上,蘇晚秋鬼使神差拐進深圳大學。建築系空蕩蕩的走廊裡,陳明輝正在黑闆上演算結構力學公式。陽光透過百葉窗,在他身上投下明暗相間的條紋,像一幅未來主義的版畫。
"蘇同志?"他轉身時粉筆灰簌簌落下,"來找我?"
蘇晚秋從包裡掏出一卷圖紙:"想請教陳老師,這樣的廠房能節省多少空間?"
圖紙上是她連夜設計的"可折疊流水線"——工作台能像扇子般收攏,吊挂系統可升降,甚至連縫紉機都設計了折疊支架。陳明輝的眼鏡片反射着陽光,看不清表情,但握筆的手明顯繃緊了。
"有意思"他突然改用德語喃喃自語,又在圖紙上快速标注起來,"這裡加個轉軸,能再省十分之一的空間。"
離開時,蘇晚秋在走廊拐角與一個穿風衣的身影擦肩而過。那人身上的古龍水味讓她渾身一僵——是工商聯會議的那個人!
---
糧倉改造的車間裡,女工們正在試用第一批折疊工作台。周玉梅蹲在地上調節轉軸螺絲,突然擡頭:"晚秋,你寄給陳老師的圖紙會不會洩密?"
"我改了一點參數。"蘇晚秋指向正在升降的吊挂系統,"再說"
她的話被破門而入的張建軍打斷。退伍軍人獨臂提着個五花大綁的瘦小男子:"這小子在廠外鬼鬼祟祟畫圖紙!"
男子懷裡掉出個相機,膠卷裡全是鴻霓廠的空間布局照片。
"果然被盯上了。"蘇晚秋冷笑,卻見張建軍從男子鞋底搜出更驚人的東西——土地局内部用地的紅線圖!
圖中被紅線圈占的優質地塊,赫然标注着"林氏制衣"的字樣。而在邊緣一塊标着"鹽堿地"的角落,有人用鉛筆寫了小小的"鴻霓"二字,又被狠狠劃掉。
"建軍哥,幫我送封信。"蘇晚秋鋪開信紙,寫下"一個實業者的烏托邦",将折疊流水線的最終構想圖小心封好。
窗外,十二月的木棉樹抖落最後一片枯葉。但在蘇晚秋的秘典上,"1983年深圳工業用地"的頁面正緩緩浮現新的内容——"蛇口工業區二期規劃調整,原鹽堿地将建深港合資産業園"。
她望向遠處的海平面,那裡正有一艘萬噸巨輪緩緩入港。鹹澀的海風裹挾着柴油味撲面而來,卻比任何時候都像希望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