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1頁)

指節剛觸到門闆,門卻自己開了條縫。陳明輝背對着門口,正踮腳去夠書架頂層的資料,卡其色襯衫下擺随着動作提起,露出一截勁瘦的腰線。他左手扶着搖搖欲墜的資料箱,辦公桌上攤開的德文雜志被風扇吹得嘩啦作響。

"陳老師?"

資料箱轟然砸落。陳明輝轉身時帶倒了咖啡杯,褐色液體在《包豪斯建築史》上洇開一片。他手忙腳亂地用袖子去擦,金絲眼鏡滑到鼻尖:"蘇同志怎麼來了?"

"來送廠房電路圖。"蘇晚秋晃了晃手中的藍圖,目光卻被桌上一本雜志吸引——封面是巴黎聖母院解構主義時裝秀,模特穿着鋼筋骨架般的裙子。

陳明輝耳根突然泛紅,像被抓住抄作業的學生:"這是研究建築裝飾的參考資料。"

"建築裝飾?"蘇晚秋翻開内頁,高定禮服誇張的廓形與繁複的刺繡撞入眼簾。

"你看這個。"他突然湊近,手指點在模特肩部的金屬裝飾上,"是不是很像哥特式飛扶壁的變體?"溫熱的呼吸拂過她耳際,帶着咖啡和薄荷糖的氣息,"還有這件,裙擺褶皺完全照搬了巴洛克教堂的渦卷紋"

陽光穿過百葉窗,在他睫毛下投下細密的陰影。蘇晚秋發現他右眼尾有顆極小的淚痣,随着講解時的微表情時隐時現。

"所以你認為時裝是流動的建築?"

"而建築是凝固的時尚。"陳明輝轉身從書櫃底層抽出一本相冊,泛黃的照片上,上海外灘的老建築與旗袍女子的剪影并列粘貼,"我母親總說,三十年代的上海,女人們用衣領高度呼應海關大樓的鐘樓"

相冊翻到某頁突然卡住。蘇晚秋幫忙抽出一張夾在其中的剪報——1965年萊比錫博覽會報道,獲獎作品"江南春雨"系列的小圖裡,模特穿的青瓷色旗袍竟與背景中的蘇州園林窗棂紋樣一模一樣。

"這是李阿姨的作品?"陳明輝的指尖懸在照片上方。

蘇晚秋心頭一震。母親從未提過這段往事,但照片角落那個穿工裝褲的年輕助手,眉眼間分明有陳明輝的影子。

"你母親是?"

"華東建築設計院的繪圖員,六三年參與過蘇州園林修複。"他輕輕撫過照片,"她說宋教授的旗袍是穿在身上的園林"

窗外傳來下課鈴聲。兩個時空的線索在此刻交織,蘇晚秋望着牆上柯布西耶的素描與《清明上河圖》複制品并排懸挂,突然理解了這個建築學者眼中的世界——沒有東西方之分,隻有美與功能的永恒對話。

"打擾一下。"

突兀的男聲打破靜谧。門口站着個穿皮夾克的平頭男子,脖子上挂着尼康相機,記者證上印着"華南經濟周刊":"聽說蘇廠長的新廠房采用環保設計,能做個專訪嗎?"

陳明輝的鋼筆突然在圖紙上劃出長長一道。蘇晚秋注意到記者鞋幫上的泥點——和上周林志強馬仔的皮鞋紋路一模一樣。

"當然可以。"她笑着起身,暗中踩了踩陳明輝的腳尖,"正好我要去工地,邊走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