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芳的啜泣聲在空蕩的車間裡回響。蘇晚秋将那張支票輕輕放回她手中,聲音平靜得可怕:"你走吧,鴻霓不會再用背叛的人。"
"蘇老闆!給我次機會"林燕芳抓住她的褲腳。
"現在知道求饒了?"周玉梅拄着腰從陰影裡走出來,軍綠色的工裝沾着藥酒味,"當初剪我們絲線的時候怎麼不想想後果?"
蘇晚秋彎腰掰開林燕芳的手指:"後悔也沒用了。"
月光将林燕芳踉跄離去的背影拉得很長。蘇晚秋轉身翻開秘典,最新浮現的血紅字迹讓她渾身發冷:"1984年底外彙管制收緊"。
"玉梅姐!"她抓起辦公室電話,"立刻聯系鄭裕成先生,鎖定我們在彙豐的美元賬戶!"
方志遠的解放鞋踩在新廠房的水磨石地面上,發出清脆的聲響。這位外貿部幹部今天穿了件洗得發白的灰襯衫,手裡拎着個印有"廣交會"字樣的文件袋。
"蘇廠長,好消息!"他熱情地握住蘇晚秋的手,"之前廣交會推遲了一段時間,下周一舉辦開幕,我給你們争取了個位置!"
方志遠從文件袋裡拿出展位圖,鴻霓被安排在服裝廳的角落。"位置是偏了點"方志遠搓着手,"但今年有三十多個國家的外商參會,機會難得啊!"
蘇晚秋的指尖在展位圖上劃過,突然停在主通道的黃金位置——那裡赫然标注着"林氏制衣",面積是鴻霓的四倍。
"謝謝方同志。"她不動聲色地收起圖紙,"我們會好好準備。"
方志遠參觀完水墨蠟染樣品,突然壓低聲音:"林志強最近動作很大,收購了六家小廠。"他意有所指地看了眼窗外,"你們多留個心眼。"
送走方志遠,蘇晚秋立刻召集骨幹開會。女工們聽說廣交會消息,既興奮又忐忑——這是鴻霓第一次登上國際舞台,卻要在林志強的陰影下起舞。
"咱們展位小,就要出奇制勝。"蘇晚秋在黑闆上畫了個漁村場景,"把展台變成活的博物館!"
計劃迅速成型:張建軍帶人搭建微型漁船和織布機模型;周玉梅負責培訓女工用英語簡單交流;李桂芝則翻出壓箱底的古老繡樣,準備現場演示"通經斷緯"的絕技。
最絕的是蘇晚秋的"織機體驗區"——參觀者可以親手嘗試蠟染,成品當場制成書簽帶走。
"外賓肯定沒見過這個!"小林興奮地比劃,"我在華僑商店見過老外買景泰藍,就喜歡稀奇玩意兒!"
廣交會開幕當天,琶洲展館人聲鼎沸。鴻霓的"漁村場景"剛開始毫不起眼,直到李桂芝被扶着坐上古老的織布機,梭子在她手中化作一道銀光。
"看!那位老太太在織什麼?"一個金發碧眼的女商人驚呼。
人群漸漸聚攏。李桂芝布滿老繭的手指在經線間翻飛,蠟染的藍布漸漸呈現花鳥紋樣。蘇晚秋用流利的英語介紹:"這是中國明代宮廷技藝改良,每一道紋路都是手工繪制"
"我能試試嗎?"法國客商皮埃爾好奇地坐到體驗區。蘇晚秋指導他将融化的蠟液滴在棉布上,周圍很快圍滿舉着相機的觀衆。
"太神奇了!"皮埃爾舉着自己染的抽象圖案大笑,"這比巴黎的抽象派還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