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年站在辦公室窗前,手指無意識地摩挲着茶杯邊緣。
桌上散落着十幾份報價單,最上面的那張,用紅筆圈出了一串數字。
每斤野兔肉的收購價僅一塊五,還不及臨江縣的三分之二。
“年哥,這已經是第六個中間商了。”
陳二娃愁的抓耳撓腮,“省城裡的老闆,都說咱們的野味上不得台面,隻肯給這個價。”
“還有人說,若不是咱們的養殖場上了報紙,恐怕連這個價格都不肯出”
陳二娃不滿的撇撇嘴,沒想到省城的老闆更會算計,出價竟然比不上縣城!
陳年沒吭聲,想起在百貨商店裡見到的場景,玻璃櫃裡的進口火腿,标價十元一斤。
而養殖場的那些,喂食山間草藥、精心培育的野味,卻要被歸類到生鮮類的竹筐裡。
“年哥,怎麼辦啊?這樣賣出去,咱豈不是虧本了?要不我再回去,讓臨江和柳樹縣多要些貨?”
陳年轉過頭,“不必了,縣城吃不下更多的貨了。”
“想要找出路,隻能另想辦法。”
“什麼辦法?年哥,你有主意了?”
陳年點點頭,“跟我去城南的加工廠走一趟吧。”
“想要破局,隻能想辦法,将野味加工一下了,賣出的價格,沒準能翻倍。”
陳二娃興奮的跟上去追問,“翻倍?年哥,你說的是真的?”
“省城的人不是講究吃的好用的好嗎?加工一下,再搞點噱頭,貼上土特産的标簽,還擔心賣不出去?”
“隻要有一小部分人買單,咱們的野味,就不愁賣了。”
陳二娃的雙眼亮了亮,“年哥,還是你有辦法啊!”
兩人一路聊着,很快便到了城南的幾家加工廠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