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三德臉上挂着玩味的笑容:“這做賬可不是過家家,裡面的說道多着呢。”
周賬房沒說話,卻在心裡搖頭:“老爺糊塗了”
油燈被點亮了數盞,将小小的畫室照得亮如白晝。
陳平川謝絕了旁人伺候,獨自一人關上了門。
他沒有像賬房先生那樣撥打算盤,也沒有逐條逐項地去核對加減。
他隻是坐在一堆賬本票據中間,小小的身子幾乎要被淹沒。
他一本本地翻閱着,速度極快,手指在泛黃的紙頁上劃過,雙眼似乎并非在閱讀,而是在掃描。
所有的數據,采買的日期、經手的賬房、支出的名目、入庫的數量,都在他腦中飛速流轉,自行勾稽、比對。
前世自學的基礎會計課程,此刻化作了他異于常人的邏輯分析能力。
成本、周期、流程、經手人一張無形的大網在他心中悄然織就。
夜色漸深,燈火搖曳。
終于,他的手指停在了錢三德負責的那本雜項賬簿上。
一筆筆“材料采買”,一筆筆“意外損耗”,單看數額都不算驚人,但連在一起,卻不合常理。
尤其是當他将這些記錄與李有才、周賬房的記錄交叉比對時,那份不合常理的突兀感便更加明顯。
一夜無眠。
第二天清晨,陳平川頂着一絲倦意,将自己的發現禀報了張盛财。
張盛财精神一振,二話不說,立刻再召三位賬房于書房對質。
當陳平川指出錢三德賬目中的疑點時,錢三德依舊是那副笑呵呵的模樣,從容不迫地躬身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