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第1頁)

然而,一向喜歡熱鬧交際的慕容修,卻沒事就往他這裡跑。

“平川兄,一人獨居,未免太過冷清,我來與你作伴,探讨學問!”

看着慕容修的笑臉,陳平川卻露出苦笑。

他美其名曰“探讨學問”,實則将書本往旁邊一丢,便拉着陳平川天南海北地閑聊起來。

從前朝詩詞的格律演變,聊到京城哪家胭脂鋪新來了西域的螺子黛,談吐風趣,見聞廣博。

張金寶更是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個家,每日雷打不動地差人送來京城各色頂尖食肆的點心吃食,将屋中的木桌堆得滿滿當當。

他自己則搬了個小馬紮,像小時候聽故事一樣,乖巧地坐在旁邊,聽着陳平川與慕容修聊天,時不時插上一句不着邊際的話。

“我聽爹說,這家‘福滿樓’的醬肘子是宮裡禦廚傳下來的方子,肥而不膩!”

“迎風醉?我聽爹說,這可是京城最好的酒了。”

這個由未來的會元、圓滑的貢士和憨直的富少爺組成的奇妙三人組,竟意外地和諧融洽,每日裡歡聲笑語不斷。

這日,慕容修正說到京城新開了一家酒樓,老闆附庸風雅,請了無數文人墨客前去題詩作畫,捧場造勢,結果依舊門可羅雀,眼看就要關門大吉。

陳平川捏起一個葡萄,送入口中,随口點評了一句:“光有噱頭,未觸根基。它既想賺文人的錢,酒水菜品取名就要考究,裝飾環境更要清幽風雅。文人雅士,求的是一份意境,而非單純的飽腹之欲。定位不明,自然無人問津。”

一旁的張金寶聽得兩眼放光,急忙從懷裡掏出一個巴掌大的小本子,用炭筆歪歪扭扭地将陳平川的話記了下來,嘴裡還念念有詞。

“狀元郎的生意經,金玉良言,金玉良言啊!”

慕容修看着他那副一本正經的虔誠模樣,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笑得前俯後仰。

他用扇子指着張金寶,對陳平川調侃道:“平川兄,你看,金寶這股鑽研的勁頭,将來必是商界的一方巨擘。隻是不知,他這本‘狀元郎生意經’,将來打算賣個什麼價錢?”

張金寶聞言,立刻合上本子,寶貝似的揣進懷裡,警惕地看着慕容修,一臉嚴肅地說道:“那可不能賣!這是我大哥的本事,千金不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