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皇帝诏曰:新科狀元陳平川,才學出衆,品性端方,深得朕心。茲按祖制,授翰林院修撰之職,即日上任。欽此!”
翰林院那扇厚重的朱漆大門前,兩尊石獅沐浴在晨光中,威嚴而沉默。
青石闆路被歲月打磨得光潔如鏡,一道挺拔的身影緩步而來。
陳平川一襲嶄新的青色官袍,衣袂在晨風中微微拂動。
官袍的雲紋刺繡精緻内斂,襯得他愈發面如冠玉,目若朗星。
他正要邁上那三級石階,踏入這座被譽為大業朝文脈所系的學術聖地,一個聲音從旁側傳來。
“平川兄,留步。”
陳平川側首,隻見慕容修站在一株老槐樹的斑駁樹影下。
他身上也穿着官服,隻是顔色要深沉一些,款式也顯得寬大,松松垮垮地挂在身上,仿佛一件借來的戲袍,與他那份不羁的氣質格格不入。
他的臉上,挂着一絲苦笑,一半是自嘲,一半是釋然。
“慕容兄,你這是”陳平川拱手回禮,目光落在他那身官服上,心中已有了幾分猜測。
“外放了。”慕容修攤了攤手,語氣輕松得仿佛在說一件趣事,“聖上隆恩,命我去一個叫‘雲岫’的小地方做縣令。我看了輿圖,山高水長,正好合了我這懶散性子,遊山玩水,逍遙自在。”
陳平川微微歎氣,道:“慕容兄何時起程?陳某定要為你送行。”
慕容修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灑脫道:“今日我便起程,平川兄不必送了你我道不同。你志在廟堂,欲以手中之筆,扭轉乾坤;我則求個山水逍遙,聽風觀雨。這京城是潭不見底的深水,水面瞧着平靜,底下卻暗流洶湧。你的日子怕是比我還要難過,自己要多多保重!”
“一定。”陳平川鄭重點頭。
二人相視一笑,那份惺惺相惜的知己之情,自不必言明。
恰在此時,一個令人厭惡的聲音,硬生生插了進來。
“喲,這不是陳狀元和慕容縣令嗎?怎麼,在這兒上演一出依依惜别?真是兄弟情深,感人肺腑啊!”
一身嶄新吏部官袍的燕世藩便在一左一右兩名跟班的簇擁下,趾高氣揚地踱了過來。
他的官服料子最好,裁剪也最合身,下巴擡得老高,那副得意揚揚的嘴臉,看了就讓人讨厭。
他輕蔑地瞥過陳平川身上代表清貴的翰林院官服,又掃了眼慕容修那身明顯不合身的行頭,嘴角的譏諷愈發濃烈。
“陳狀元,”燕世藩的語調拉得老長,充滿了炫耀的意味,“翰林院可是個好地方,清水衙門,每日修書撰史,吟風弄月,最是清閑,也最能磨煉心性,熬個幾十年資曆,說不定也能外放個州府呢。”他刻意加重了“幾十年”三個字,又故作同情地歎了口氣,“不像我,剛入仕就要為朝廷選拔賢才,實在是勞碌命啊,想清閑都清閑不得。”
慕容修的眉頭瞬間擰成了一個疙瘩,一股火氣直沖腦門,他被外放到雲岫那窮鄉僻野,便是這厮暗中操作,借機報複!
隻因為他與陳平川是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