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1頁)

從落梅堂出來,除了晏子歸,宋時身後還跟着兩個姑娘,一個年歲和晏子歸差不多,一個隻有八九歲大,頻頻回頭偷看晏子歸。

晏子歸做鬼臉吓唬她。

她忙收回頭。

不多時又回頭看她。

到了宋時居住的正院,落座奉茶,宋時像是才想起給她們介紹,“這是二姑娘,你二叔家的妹妹,比你小一歲,閨名貞英,這是你妹妹,子衿,你方才看到另一個和她年歲相仿的小姑娘,就是你三叔家的四姑娘,子佩。”

晏貞英向晏子歸行禮,“大姐姐。”

晏子衿有樣學樣的福身。

晏子歸回頭想讓人送見面禮,眼神落空才想起她的婢女和禮物都和她分隔兩地,隻能笑笑,“等會到我房裡來,我給你們帶了見面禮。”

“你父親當值還未回來,大哥在國子監,嫂子害喜嚴重,卧床不能見人,餘下弟弟們也都在上學,舟車勞頓,你先回去休息,等他們回來再來見面。”

晏子歸應是。

“我送大姐姐去她的院子。”晏貞英自告奮勇,“伯娘累了,先歇歇吧。”

宋時點頭。

晏子衿也想去,被她身後的婢女拉了一下,噘着嘴沒動。

一路上晏貞英都在說伯娘為了晏子歸回來做了多少準備,院子新翻修的,裡頭的擺設花盆都是伯母一一過問挑選,“伯母一直想着姐姐,盼着姐姐回來。”

晏子歸點頭,心裡卻不以為意,真要想,可不是她表現的那樣。

罷了,說是親母女,十四年未見,同陌生人無疑,要真是哭着抱着摟着,她還不自在。

歸給她的院子雖然大,離正院也遠,晏子歸隻當不知,适時表現出對院子的歡喜,對母親用心的感謝。

說完該說的,晏貞英徘徊着不走,晏子歸看她,可是另有話說。

“不知道嘉蘭關的祖母是怎麼同姐姐說的。”晏貞英思慮再三開口,“家中祖母一直是老太太這般喚着,姐姐今日當着客人的面這麼說,實在不妥。”

“哪裡不妥?”晏子歸問她,“祖母尚在,我确實不知道要稱呼姨太太為老太太的理由,難道是京城的風俗和邊關不同。”

“祖父在邊關二十年,都是祖母操持家務,這般含辛茹苦,難道連一個尊稱都不能有?”

晏子歸看着她,“你們是這般想的?我知道了。”

你知道什麼?晏貞英一腔話語被她這個知道了堵回去,想要再問,晏子歸已經一副不想多說的表情,到底是第一次見面,晏貞英也不敢造次,匆匆告辭後離去。

甘草和丹砂進來和她擦身而過,丹砂回頭多看了兩眼,“那就是二姑娘?”

“姑娘,我同人打聽得知,大娘子自送走你後一直想再要個女兒,接連生下二郎,三郎,生女無望,正好二房有個女兒,生母病逝,就接到身邊養,不是親女,勝似親女。”

丹砂一臉凝重,“戲本上這種搶了姑娘地位和寵愛的人,必定會對姑娘心生嫉妒,暗地裡使壞,姑娘可要提防。”

晏子歸隻是輕輕歎氣,“你們把給家裡準備的禮品找出來,攏共幾處,早跑完早安生。”

“姑娘換身衣服吧。”甘草道,她們還不知道晏子歸已經頂着這副模樣見過客了。

正院寂靜無聲,大娘子的女兒回來了,本該是天大的喜事,但是大娘子好似不太開心的樣子,一說大姑娘回來沒收拾就見了客給大娘子丢臉,又說是因為大姑娘一回來就頂老太太的面子下不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