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歸想看看太子的脈案。
打聽了才知道,莫說是東宮,就連太醫院都沒有太子的脈案,太子的脈案藥案都送到官家那,除了官家和給太子把脈的太醫,誰都不知道太子的具體情況。
都隻知道太子身子弱,但是弱到什麼程度,能不能治,沒人知道。
晏子歸轉頭去劉巧巧那挑挑揀揀幾碟子好菜,去找青鸾吃飯。
青鸾瞧着她這架勢,“這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有事來找我了。”
“好姐姐,”晏子歸在她面前坐下,“我這心裡沒底,再不找人問問,真的要憋死了。”
“先吃飯。”
青鸾笑着看她,“都要憋死了,就先别急着吃飯,說說怎麼回事吧。”
青鸾是典言,有自己的桌案,屏風相隔,半封閉,晏子歸往四周一看,現在殿内沒其他人。
她湊近了小聲問道,“如今東宮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你覺的是什麼情況?”青鸾反問。
晏子歸就說起昨日在宮後苑碰到三皇子的事,“我覺得三皇子對太子不尊敬。”
“嗨,說這個呀。”青鸾放松下來,“說東宮前,我先跟你說說現在皇子和後宮的情況,畢竟你之前不在京城,這些事你沒聽說過。”
“尚且年幼的四皇子和五公主暫且不說,代王,就是大皇子,已經出宮建府,他的生母懷他時隻是一個小小的寶林,育大皇子有功,晉為婕妤,大皇子封代王後,她又晉了一級,如今是昭媛,素來無寵,大皇子也不讨官家開心。”
“三皇子,貴妃所出,如今貴妃統禦六宮,實權在握,三皇子能說會道,常哄得官家開心,帶在左右,其實宮裡人都知道,三皇子無太子之名,有太子之實。”
“太子。”青鸾輕輕歎息,“皇後和官家少年夫妻,恩愛甚笃,可惜子嗣上不利,太子之前,皇後曾兩度有孕,都沒留下來,官家不忍皇後壓力太過,這才先有了大皇子,後來皇後懷上太子,從懷孕起就躺在床上沒下來過。”
“可惜就是這麼小心,太子還是早産,身體虛弱,皇後自責,常以淚洗面。”
“其實太子落地,官家就要封太子,但是皇後不讓,她覺得太子身體弱,擔不起這麼大的名。太子自小就病恹恹的,都以為活不長,沒想到有驚無險的長大,反而皇後熬了幾年油盡燈枯,一病下就再沒起來。”
“官家是在皇後病重的期間立的太子,可能也是想着沖喜,結果。”青鸾搖頭,“官家太過傷心,就不想再立後。”
“那貴妃最得寵?”晏子歸問,“遴選那日,還有個淑妃,她是什麼來頭?”
“淑妃也挺得寵的,畢竟她是無子晉升。”青鸾回想一下,“就連貴妃都是生了三皇子後才晉的貴妃。淑妃一早就是淑妃了。”
“淑妃無子,官家還把美人生的五公主記在她名下,由她撫養。”
“年輕的嫔妃裡,王婕妤,向婕妤伴駕的次數多,生了四皇子的昭儀,原先也是很得寵的,生了四皇子當了昭儀,反而見官家的次數少了。”
晏子歸點頭,又問起昨日見三皇子身後跟着的女子,“瞧衣服不像是宮裡人。”
“太子和三皇子都到年紀要議親了,昨日進宮的是參知政事胡大人的女兒。”
“挺大的官吧?”晏子歸其實知道參知政事是什麼官,在嘉蘭關祖父不想看邸報都是她念給祖父聽的,隻是現在問一下穩固她邊關來的不曉事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