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2頁)

“兒子隻是出宮居住,又不是不能再進宮,母妃這些話,等以後我進宮請安時再慢慢說就是了。”周泓終于感受到母親不舍的情緒安慰她。

有人出宮,有人回家。

一行車隊風塵仆仆的出現在景陽門。

晏安邦本來在馬車裡躺着,同夫人一起喝茶聊天,也不覺趕路辛苦,臨進門前,才穿上铠甲,騎馬進城。

習慣性先觀察城牆,宮牆巍峨壯麗,畢竟皇都。

下馬過檢,門将到跟前先行禮,晏安邦知道,他們不一定認識自己,隻是有眼色,扔給他們一包碎銀,“請兄弟們喝茶。”

過了城門,晏安邦走到馬車邊,“我去接娃娃,你先回家。”

江采女掀開簾子,“官家要是允寶囡回來自然是好,就是不允,你也不要同官家硬聲,回來咱們再想辦法。”

“我知道。”晏安邦應聲,“你回去也不必搭理她,母親已經不在了,我不會慣着她,你也不用再容忍她。”

“到底替你生了一個兒子呢。”江采女放下窗簾,“你去吧,早去早回,我這不用你擔心。”

晏安邦回京第一件事自然是進宮同陛下請安。

周元載見他,親自來扶起,“老将軍一路辛苦。”

“些許趕路,算不得辛苦。”晏安邦奉上禮單,“這是老臣一路回來時采買的各地風物,沒有值錢東西,想着陛下希望看到治下百姓安居樂業,這些就是最好的證明。”

“将軍有心了。”

周元載問他嘉蘭關的事務,晏安邦又掏出一份文書,“這些是老臣寫來同趙将軍交接的軍務俗務,想着陛下可能也想了解,就多謄抄了一份,獻給陛下。”

“都說武将粗枝大節,朕看你辦事是滴水不漏。”這哪裡是想讓他了解,這是免責書。

“老臣是粗枝大葉,幸好有個好媳婦,處處替老臣想着。”晏安邦誇上自家娘子,就要說到她最牽腸挂肚的就是她一手帶大的孫女。

周元載岔開話題,又問他一路來見的民生民狀。

晏安邦一一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