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第2頁)

晏安邦問他在做什麼,湯家二郎不喜歡讀書,自己在城郊買了二百畝地當大地主。

原以為晏安邦會說他沒出息。

但是晏安邦稱贊那很棒了。

“當初分家才有多少地和錢,能有現在的家底,都是你潛心經營的成果,不是非要當官才是有成就。”

娘親舅大,當初湯父去世分家,晏安邦不能回來,都由晏辭過去做個見證人,湯家兄弟分家的比例也寫了一封告知舅父。

晏安邦讓他幫着在城外找塊地,他不需要種莊稼,種點草喂馬,湯二郎一口應下。

還盛情邀請舅舅舅母去他的農莊賞玩幾日。

“總有機會去的。”晏安邦又問他們平日問候妹妹嗎?

湯大媳婦笑說妹妹不在京城,有心問候也不方便。

“有心怎麼會不方便。”晏安邦歎道,“難道能比嘉蘭關更遠,我每年送到你家的東西,可是和我自家的一樣。”

“我是為什麼?”我錢多燒的慌?

“舅舅心疼母親,我們明白,我們心疼妹妹的心和舅舅是一樣的。”湯大郎道。

晏安邦點頭,“過幾日你大侄女生日,你們沒空就不必來了,讓你媳婦陪着你母親過來熱鬧熱鬧。”

“該來的。”湯大媳婦連忙接話,“母親在家中一直念叨着要請大姑娘去我家住上幾日,院子都準備好了,哪知道大姑娘進宮了,就一直沒等着機會。”

這場合别說二房和三房,晏辭和宋時都說不上話,隻在一旁陪着聽,饒雪對這種狀态有點不适應,她嫁到這家來都是女眷們在一起說些個無關緊要的八卦,哪見過這樣男的喋喋不休的場面。

江采女坐在一旁笑眯眯看着,隻偶爾打斷晏安邦過于粗魯的話語,饒雪甚至想,如果姨娘想和嫡母鬥嘴,隻怕出來應對的都是公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