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不太行。”晏子歸道,“一力降十會,臨比賽了,偷偷摸摸背着人練絕技?那肯定就是練見不得人的外招,隻能用一次的那種,被人看見就破招了。”
“嚴家上次來,我看人還拎得清,人沒有本領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會審時度勢,認清自己,知道自己沒本事,就不亂來,家業也不會散,孔聖人家還會生出幾個傻子呢。”晏安邦對嚴家觀感還不錯,雖然他是和已逝大将軍的情分。
“像我,祖祖輩輩都會讀書,我讀不下,去從軍,好歹攢點家業出來,你爹會讀書,就又續上不是。”晏安邦道,“從武将那邊看,沒有子孫承繼我的衣缽,我才是最慘的那個,人還在,業就沒了。”
“怎麼就沒了,父親兄長承繼晏家,我繼承你的槍,等我以後生了孩子,我就教他晏家槍,萬一他能上戰場呢,晏家槍不曾失傳,你的業就一直在。”
晏安邦看着她笑。
“好孩子,不要說大話,祖父先看看你的槍,回來這麼久,是不是已經生疏了。”晏安邦說完,副将就扔過來兩杆槍。
祖孫兩持長槍相對。
下一秒就飛沙走石,長槍如龍,槍聲相接,晏安邦不曾惜力。
沒有兒子跟他去嘉蘭關他就明白,他的晏家槍無人繼承,雖然教副将不遺餘力,但心裡不是沒有遺憾的。
旁人學了他的槍法,轉頭再教給自己人,就不是晏家槍了。
晏子歸三四歲時常陪着他練功,自小就會紮馬步,空翻,五歲的時候說要和他學晏家槍。
晏安邦起初不願意,小姑娘家學什麼都好,學什麼打打殺殺。
結果晏子歸說,“祖父也同其他人一樣想,因為我是女孩,即使我姓晏,也不是晏家人,祖父的晏家槍可以教給任何一個孫子,卻不能教給我。”
晏安邦嚴肅問她,“學晏家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不學,祖父不會責怪你,但是你要開口學了,又中途放棄,祖父會對你十分失望。”
“祖父的一切,隻要你想要,都可以給你。”開玩笑,因為京城摸不着看不到的孫子,忽視在跟前孝順貼心的孫女,那必不可能。
本來已經做好晏家槍失傳的準備。
晏子歸願意學,不說其他,至少在晏子歸去世前,晏家槍就一直存在。
他就一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