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第2頁)

“是。”

因為晏子歸成為太子妃,可以直接影響晏安邦事情的處理後果。

他原本已經放下晏子歸,此生隻要知道她過的安好就足以。但是晏安邦的消息傳來,他就明白,誰也給不了晏子歸安好,隻有他。

隻有太子可以。

“你先回去,朕再想想。”

“請父皇下旨。”周洄大拜在地不起身。

“你在威脅朕?”

“父皇。”周洄擡起頭,“你說過,我要什麼你都給,我現在就要晏子歸。”

“你先等等。”周元載隻是歎氣,“她家裡遭受這麼大的變故,你非得這個時候要嗎?你要她,還是要她恨你。”

“那父皇先起草,到時候再頒布。”周洄堅持,下筆為安。

“現在誰有功夫起草?”周元載皺眉,“快回去,别在這裡,等會朝公們就該過來了。”

“父皇會如何處理此事?”周洄還是沒忍住問,他還沒有參政,問政是大忌,但是事關晏子歸,他也顧不得了,“老将軍為朝廷戎馬一生,這高項擺明了是要借議和之名讓我們咽下這個啞巴虧,我們不能讓将士們心寒啊。”

“太子。”周元載意含警告。

周洄收攏心神,行禮告退。

朝廷中對此事也無非兩種看法,以林中澤為首的官員認為,高項此舉意在挑釁,在天子腳下,謀殺朝廷功臣,此事若大事化小,朝廷臉面何在,大國臉面何在。

而以兵部尚書為首的官員則認為兩軍交火生靈塗炭,高項議和是感念天朝恩威之舉,不存在挑釁。殺父之仇不共戴天,隻是個人的尋仇行為,不該上升到國家層面,兇手既然已經伏法,晏将軍泉下有知,也不想因為自己再起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