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安邦夫妻停靈七日。
晏辭把丁憂的事交接清楚,在京中的事務也一應安排好,就要扶靈回老家。
老家曹州,隸屬京畿外圍,快馬加鞭,兩日能到,不過扶靈回去的話,先做半個月在路上的準備吧。
出城這日,還是有些親朋故交在城外設路祭,晏辭帶着長子晏識文,每家叩謝過來。
看到蓬萊縣主的路祭台十分突兀。
武平侯府不願意摻這趟渾水,周似歡是以自己的名義擺的台子,甚至本人還來了,準備了好幾個盒子的東西讓晏子歸路上吃用,晏子歸特意過來道謝。
“真不知道皇父怎麼想的,竟然今天公布太子妃,明明冊了兩個太子良娣,偏偏你的不發明旨,不然今日擺路祭台的人會多些,老将軍歸家的路到底也熱鬧些。”
“有這些真心相送,祖父在地下已經十分開心。”晏子歸看着路邊,“不來相送也好,免得還要記他們的人情。”
“太子妃蔡明珠,祖父為已故丞相,生父當了十年翰林學士,這次借女兒的光升官參知政事,加封光祿大夫,等你父親丁憂結束,官複原職,皇父為了以示優待,說不定也會也加個光祿大夫。”周似歡告訴晏子歸,“另一個太子良娣郭初霁,她母親和皇後是表姐妹,論起來,也是太子表妹呢。”
“吃虧在你比她們晚進宮,好處在隻有你是太子問皇父要來的,他心裡有你,隻是一年後還記得多少就不知道了。”周似歡聳肩。
“你少在這裡亂講。”蘭司钰從旁邊過來,蘭家也設了路祭台,他在前面沒見到晏子歸才過來尋,沒想到就聽到周似歡在胡說八道,他遞給晏子歸半塊鴛鴦佩,“這是殿下準備給你的,那天你哭暈過去他來不及,托我今日送給你。”
“殿下還有話給你,讓你切莫哀思過重,千萬保重身體。”
晏子歸接下玉佩,“替我謝謝殿下。”
這也不是尋常的道别,沒有太多時間留給她們依依不舍,晏子歸再三謝過回到隊伍中。
“你說說這事鬧的。”周似歡看着晏子歸的背影搖頭,既然結果都一樣,早前糾結那些幹什麼,早進東宮,就不會有不确定。
“你不用替她操心。”蘭司钰倒是樂觀,“太子殿下的心可沒那麼容易變。”
出了京郊前面也看不到路祭台後,就不用再步行,可以上馬車。晏子歸趴在窗沿上,看着外面的風景發呆。
她和宋時一車,宋時作為主母,沒有閑暇的時候,這一路上這麼多人的吃喝調動,都少不了她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