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第1頁)

兩家交換庚帖,寫了婚書,定了婚期,才去晏府通知宋時。

宋時當即隻是覺得有些不好,但是沒說什麼,隻說些恭賀之語,寫信告訴晏辭,如今晏辭還沒回信,她既然進宮了,就還是告訴晏子歸。

晏子歸冷笑,“母親要是舍不得二妹妹,可以去給她一句準話,趙家是必定要落敗的,她要是不介意,就嫁過去吧。”

宋時憂心看她,心裡一直有猜測,隻是不敢證實。“你,你心裡還有恨!”

“主兇是殺了,幫兇沒有置身事外的道理。”晏子歸冷冷道,要不是那些議和的人,為了讨高項人的歡心,把她的祖父推出去,如何會有那樣的禍事。

也許他們也沒想到高項人會膽大如此,竟然敢殺人,但是他不殺伯仁,伯仁因他而死,怎麼能躲過因果。

還有那些朝上鼓吹着議和要緊,一個人的生死無關緊要的官員們,死的不是他們家人,自然不要緊。

晏子歸并不是真的為了替祖父報仇,就要看戰火再起,她在邊關長大,更明白邊民的不易,但是高項此舉羞辱意味太大,他們嚷着議和就要把所有龌龊都蓋下的嘴臉,讓祖父數十年在邊關的堅守變得一文不值。

這些浸染在軟風細雨裡的人不會明白,議和隻能換來得寸進尺,打怕才能得到和平。

如果不是他們,晏子歸不會被逼的在祖父母靈前動手。

她既然動手,所有她認為該收拾的人,她都會收拾。

宋時面露擔憂,“子歸,你老實說,你願意到東宮來,是不是,”

她在靈堂殺人,還可以說是一時之勇,但是如果她心中還有很多仇人,那些朝上站着的一個個大人,她處心積慮是想要報仇。

宋時不敢想。

晏子歸這樣的心思,但凡洩露出分毫,她就活不了。

“你祖父母看到你現在有孩子,得太子喜愛,好好過生活肯定很欣慰。”宋時有些語無倫次,她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讓晏子歸打消這樣危險的念頭。

“母親放心。”晏子歸笑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我并不急在一時。”

總要她站穩腳跟,再一步步來。

宋時心中擔憂,可身邊無人能議論,唯一能議論的人還遠在江南,宋時隻能又去一封信,她心中不安,主君了卻心願後就回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