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第2頁)

晏子歸讓丹砂出宮一趟,拿她的印鑒去農莊,讓那些在莊子上養老的家将們立即前往江南接應晏辭。

命,總歸還是靠自己更可靠。

各方都盯着晏子歸的表現,她雖憂慮,有幾日愁眉不展,但并沒有哭哭啼啼,也沒有纏着讓太子去救她父親。

很完美的反應,很,無趣。

周洄之前不告訴她是想讓她安心給兒子過了生日,現在她知道了,沒有趴在他身上痛哭,也沒有許多為什麼,提出幾個問題得到答案後就沉默。

周洄知道她不滿意。

但是他除了安慰的話也沒有别的話可說,現在晏辭還未回京,事态到底多大,誰也說不準。

周洄提議讓宋時多進宮陪她說說話,晏子歸搖頭,“我隻有一個閨中密友,林媛,殿下知道她的,讓她進宮陪我說說話可好?”

林媛現在的身份擺在第一條的不再是林中澤的女兒,而是翰林編修之妻,七品孺人。

這樣身份的人進宮,就像一個小水滴似的不起眼。

兩人見面就拉着手。

“要不是遇到事,你還想不到找我。”林媛抱怨,“晏大人這次事弄的不小。”

“我和範澈讨論,晏大人當了這麼多年官,按道理不會這麼魯莽,他這次所作所為,倒像是故意的。”

“先生怎麼說?”晏子歸問。

“我回去問他,他讓我小孩子别管。”林媛皺眉,“範澈去他倒是說了,哼,信得過女婿信不過女兒。”

“生女兒不是為了要女兒,是要女婿呢。”

“然後呢。”晏子歸問。

看她如此憂心,林媛也正色道,“我爹的意思也是晏大人有他想要處理的對象,但是到底是誰,到底有幾位,要等他進京後再說。”

“都說答案在路上。”晏子歸擰眉,“不想應題的人,會讓他平安進京嗎?”

“應當不至于。”林媛道,“現在官家的意思不明确,按照他往日的習慣,估計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若是在途中刺殺朝廷命官,那肯定要惹怒官家,後果就不好說了。”

“先生總有大緻的範圍。”晏子歸問林媛,“或者說現在朝中哪位大官,和江南官場最為密切。”

“東宮裡就有一位沾親帶故的呢。”林媛眨眼。

晏子歸了然,郭江源,百官之首,自然勢重。

“但是你爹應該不會上來就沖他,估計是想着砍他幾個爪牙,隻是,他也要做好被反噬針對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