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第1頁)

“此時不說晏大人和晏良娣的關系。”周洄神色溫和,“斷沒有晏良娣侍奉孤,晏大人受傷就是小題大做。”

“晏大人受傷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他調查了江南漕運和鹽政的事,從公說,這是國事,要是從私說,晏大人現在也算半個皇親國戚,可就這樣,也沒擋住背後之人的膽大妄為,可見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已經不服王化。”

郭江源眼皮顫動一下。

他擡眼看向太子,這個平日裡溫和到沒有主見的太子,跟在官家背後隻會應聲的太子,竟然有如此犀利之語。

周洄說的話顯然更能說服周元載,他皺眉,“此事不能就這麼算了。”

“讓刑部派人去壽春,務必要把刺殺之人捉查歸案。”

周元載拿起放在案上的晏辭的彈劾折子,“這折子的人,全部抓到大牢裡去,慢慢審慢慢問,拔出蘿蔔帶出泥,朕就不信查不清楚。”

“陛下。”郭江源拱手勸誡,“此舉不可,要抓了這麼多人,那整個江南就癱瘓了,無人做事。”

“朝廷旁的沒有,人還是盡有的,吏部那還壓着多少坐冷闆凳的人。”周洄問郭江源,“或許郭相先劃下道來,以貪多少錢為界,往上就從嚴處理,往下就從輕處理。”

郭江源再次被将一軍。

“父皇,若沒有别的事,兒臣就先告退了。”周洄見好就收,他要說的再多,父皇反而不喜,又要緩辦。

他有時候也理解不了父皇的做事風格,為帝者如此中庸,不講究對錯,隻講究平衡。

但現在是他在當皇帝,周洄也隻能順其道而行之。

從紫宸殿出來,周洄讓人去給他的伴讀們傳個信,若想作為,此時去江南正合适。

等到初十,晏辭再次遇襲受傷的事已經人盡皆知,蔡明珠尋晏子歸過來問,“你如果擔心父親,可以讓你母親進宮一趟。”

“父親是為朝廷做事,萬事自有官家替他打算,我不擔心,擔心也沒用。”沒想到晏子歸直接拒絕,“母親此時想必也十分憂心,就不必叫進宮裡平添麻煩。”

“都說你在邊關長大,和父母不親。”蔡明珠皺眉,“沒想到确有此事,你父親生命垂危,你竟然如此冷靜,為人子女,真讓人膽寒。”

“那太子妃想見我如何?”晏子歸輕輕問道,“太子妃想見我惶然失态,跪在你面前求你開恩,允許我母親進宮一趟?”

“我沒這麼說,我還好心的問你,要不要請你母親進宮。”蔡明珠瞪眼,“你可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年前我想請母親進宮,正當正份的請求,結果因為太子妃母親不曾進宮,所以她也不能。”晏子歸看着蔡明珠,“太子妃如今又有好意,反複無常,我是無福消受。”

“我父雖受傷,卻是為國受傷,我有何懼?”

東宮有人得了新命令,暗地裡觀察晏良娣的一舉一動,觀察她有沒有狐媚太子,為父出頭,晏良娣和太子妃的應答自然也有人告訴官家。

周元載良久歎了口氣,太子眼光比朕好,當初讓他如意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