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澤出宮後,沒有回家,而是去了臨街的酒樓,找了包間坐下等人。
早在出宮時他就讓家丁去請晏辭過來。
晏辭來的很快,“林大人好雅興,何不去家中,酒飯更合胃口,說話也更方便。”
“我沒有時間,就長話短說。”林中則并不和他寒暄,“你找人上折子請立新後,從宮外另選新後。”
晏辭如今還在家養身體,并未有官職在身。
晏辭錯愕,“為什麼?”他都不在朝上,實在不必要淌這趟渾水。
“這是你女兒的主意。”林中澤說,“如此解陛下燃眉之急的妙計,我可不能專功。”
“你上書請立新後,我上書讓陛下晉貴妃為皇貴妃。”
晏辭猶疑,他倒是明白林中澤的意思,但是他這個身份,是不是不太合适,他也要為晏子歸着想,萬一以後輪到她到這樣的境地,别人拿他說過的話來堵她,怎麼辦?
“其實繼後從後宮出的例子比比皆是,扶妾為正也不是稀罕事,總歸都是借口,都有說頭。”林中澤說,“外界對子歸專寵一事已有微詞,現在你出來說禮法的事,正好讓他們安心,子歸乃至于晏家都沒有對太子妃取而代之的野心。”
晏辭沒說話,那未來的事哪說的準,萬一晏子歸真有機會做正妻,難道他還要勸孩子放棄?本來就委屈了她。
“現在立後一事僵持,是因為陛下不想立後,等到子歸的時候,一切就看太子的意思。”隻要太子支持晏子歸,那朝臣的反對也不重要。
“我去找她舅舅上折子。”晏辭說。
林中澤約好明日早上上朝宋光先上書,他過後去給陛下建議,給貴妃晉位。
晏辭去嶽丈家,和大舅哥宋光喝酒商議,這個折子上,倒是沒有問題,就是得罪貴妃一系也不怕,他們是為陛下解憂。
“隻是這林大人雖然是子歸的老師,卻不願意子歸好呢。”宋光道,這件事完全可以他一個人解決,但是他要拆解出兩件事,還非要拉晏家下水。
是警示,是提點呢。
“他其實說的也有道理,現在子歸有子有寵,暫避鋒芒是應該的。”晏辭歎氣,他是子歸的老師,更是太子的老師,他希望太子白璧無瑕,子歸就不能做他的污點。
第二日朝上,宋光出列請陛下廣開選秀,另立新後。
之前都勸着陛下立貴妃為後的臣子紛紛扭頭看他,宋大人挺起胸膛,“民間男子喪妻,也是要請媒人另找繼室,陛下貴為九五之尊,自然要擇立新婦。”
有人出來說貴妃這些年勞苦功高,侍奉陛下,管理後宮,未曾有差錯,出身名門,育有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