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第1頁)

“不用,孩子還要練球備着中秋球會,不耽誤他的時間。”晏辭拒絕。他有老弟陪着,晏賦不做官不讀書的,吃喝玩樂還是門通,往年間也常跟着朋友出京打獵。

嚴家人說話好聽,說是讓小輩跟着晏辭學點文氣,别每天風風火火的沒個定性。

晏辭想着父親是念着嚴家的好,父親在京的時候,嚴家禮數也做的到位,想維護好兩家的關系,就要加強往來。

就沒推拒,本來不想帶兒子的,這會把識德也叫上,有同齡人不會覺得不自在。

圍場首先要通大路,如果臨時要修路,那費用就高了,其次要遠離民田,雖然圍獵會在收割完畢後進行,但是老莊稼人說土踩實了莊稼就長不好。

聖駕出行,那麼多人,來來回回的,什麼土都踩結實了。

而且一個長期的圍場,不能搭帳篷應付,起碼得修一座小型行宮供官家休息。

地太平了不行,還是得有山有水有樹林。

總之大半個夏日得閑就往外跑,人都曬黑了,總算讓他尋到兩個地方,廣武山,依山傍水,地勢險峻,兵家必争之地,再有一個紫燕嶺,崗巒起伏,樹林草甸,嚴家那小子一看就說這地方肯定多野豬,麂鹿,摩拳擦掌就想召朋喚友過來試試。

地方選好,再叫上工部的人走一趟,估算兩地工程造價,工部的人一到廣武山就說好,這裡依靠水路,原材料運輸簡單,修建就事半功倍。

行宮直接建到山頂,俯瞰長河,背山面水,不用欽天監看都是好風水。

再到紫燕嶺,這地也不錯,行宮可以藏于北麓,水路運輸補給不太方便,還要中轉,好在可就地采石伐木,能彌補一二。

工部自然希望是廣武山,地方大,修就是個大工程,修個兩三年,個個都油光水滑。但是晏辭比較了兩地行宮用料,還是屬意紫燕嶺。

寫了一份詳實的折子,包括選址,行宮成本,以及出資比例,意思是既然是官家想要圍場,從自己私庫裡多少掏點。

然後交給了戶部尚書。

楊思義看到晏辭就要問他去和官家說了沒有,官家老是問,總這麼拖着不是問題。

“大人先看看我的折子。”晏辭表示。

楊思義看完後擡頭,“騙人的吧,修個圍場隻要這麼點錢?”

“我請工部的同僚去看過,大概估算,這還是往高了估,那地方人煙稀少,山上行宮修到百間差不多,其餘人在山下,簡單修點平台,臨時搭個帳篷也能住,陛下去圍場也不過日,足夠了。”

楊思義啧的一聲,然後又是老生常談的朝廷沒錢。

“大人。”晏辭笑道,“你我都知道,從江南抄沒的錢财有多少,官家心裡清楚,所以他才會這麼想要,往年間他哪有這麼堅持,我想着戶部這點事都不滿足,官家心裡也許會嘀咕,這錢不給他用,又流到誰的腰包?”

楊思義明白,晏辭既然弄出這份奏折來,隻要上交給官家,官家必定是龍心大悅的,這本該是他獨享的功勞,現在願意給他看,意思就是讓他領這份情。

明明是他刻意刁難,晏辭能做到這點,心胸寬廣,可以處。

“你說的有道理。”楊思義說,把折子放進袖籠,“不日我就面呈官家。”

晏辭應好。

楊思義看他,“今日無事,去我家喝酒?”

“大人邀約,自無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