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第1頁)

宋時等着中宮召喚,但是總等不來。

“這點小事,子歸不會在意的。”晏辭安慰她,他們的女兒可不是會為了一點風吹草動就急着叫人的性格。

“我和婆母精心給她備了十幾年的嫁妝,她進宮時隻拿了些金銀之物,她讓我分給其他人,我總舍不得。”見不到的日子,她就靠給女兒置辦嫁妝來排解,想着她十裡紅妝盛裝出嫁的樣子就美。

“誰知道還有這樣的好事。”子歸成了皇後,她可以有嫁妝進宮,這是她私庫的基石,宋時急着進宮不是為了晏貞英,隻是為了給子歸看嫁妝清單,她删删減減又添了許多東西,還有她祖父母給她留的東西。

都可以送進宮了。

元讓兒私下求過晏子歸,她不想留在宮中,她想回家,她想她娘。

晏子歸和周洄兩人對坐着抄經,既能相互陪伴,又莊重肅穆符合現在守孝的狀況,晏子歸抄經熟練,比周洄先落筆,她撐着臉看着周洄。

“元讓兒說那半邊藥給父皇吃了,幸虧是吃了,要不然就等不到後面太醫來。你說那晚上父皇要是先走了我們的處境是不是更危險?”

“你要給元讓兒請賞?”

因為周元載發病的緣由實在說不出口,所以那一晚具體是含糊其辭,處置的幾家自己不會喊冤,論功行賞的除了仇玉和嚴實,旁的也不敢邀功。

晏子歸是立了大功,但她自己不覺得,她是去救她的夫君,也是救她自己和兒子,她甚至不認為當皇後是對她的獎賞,硬要說的話,就是感謝蔡明珠的慷慨。

“你說她這麼年輕,當個太妃在宮裡熬日子是不是太可憐了些?”晏子歸問,“陛下認她做義妹,封她做公主好不好?”

周洄沒說話。

“給她公主府,讓她在京中招驸馬,等她兒子長到十一二歲,再送她們回高項。”

“高項地大物稀,除了畜牧,對我們用處不大,為了這點牧産去管理他們更是得不償失。”周洄很平靜的分析,“所以他們也知道我們不可能去侵占他們的土地,就算打下來那麼大個地盤也是食之無味。”

他明白晏子歸的想法,想支持有漢族血脈的人去統治高項,潛移默化的讓高項歸于王化。但這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就算在京城長大的幼主,回到高項,想要得到高項人的擁戴,他也會站在高項的立場行事。

“我想踏平高項王庭,陛下會支持發兵嗎?”

“無故讓将士們流血,這是你真正想要的嗎?”周洄反問。

“所以呀,我才想了這麼個辦法。”晏子歸認真說,“你說我恨高項具體的人,他已經被我殺了,雖然知道他們出爾反爾不是善茬,但是他們不找事兒我們也不能主動發兵。”

“要說冤有頭債有主,那我就和高項王杠上,你說讓他看不上的野種當上高項的王,斷了他的傳承,應該挺難受的。”

“元讓兒依舊是他的血脈。”

“他不認啊。”晏子歸眨眼,元讓兒的娘是搶來的女奴,他們不能确定生父,為了送進宮才認下的,那現在不認也不行。

“太理想化了。”

周洄雖然如此說,但還是讓大長公主認元讓兒為義女,封為郡主,等國孝後擇婿。

仇玉前往嘉蘭關接替趙老将軍,周洄命其在嘉蘭關修高項郡主府,責高項将郡主母親送往嘉蘭關,郡主府可做高項人在關内活動點。

看似優待,實則圖以後,那老實總比鬧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