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是個大家庭,各行各業都要有人做,大家都是螺絲釘,隻是工種和待遇不同罷了。
開學這天,童欣顔又早去半個小時,她到教室裡,一半學生已經來了,急于看小人書,同學們興奮的跟她彙報。
“童老師,你的桌椅我們都擦幹淨了,你給我們批作業吧,衛生不用你管,我們會打掃。”
看着一張張陽光稚嫩的笑臉,童欣顔有種,家有兒女初長成的感覺。
“把作業交上來吧。”
幾個學生在教室打掃衛生,大部分去操場,把院牆旁邊雜草拔了,操場打掃幹淨,廁所頭幾天生産隊也派人掏過糞坑,這都是肥料。
開學第一天不上課,打掃衛生報名,小人書發下去,童欣顔回了辦公室,她帶着三年級升四年級,三十四個學生都來報名了,她很欣慰,沒有退學的。
辦公室裡,幾個老師讨論起報名情況。
“我們班退了兩個,還有最後一年就小學畢業,沒堅持下來。”
四年級學生已經算大孩子了,有些不再往下讀,在家掙工分了,也可能是經濟原因。
一年級老師說:“今年各隊思想工作開展的好,新生報名了三十八個,我們班滿滿當當的,還得增加課桌。”
每年開學前,生産隊喇叭會動員社員,讓适齡孩子報名讀書,二寶今年報名讀一年級。
放學大寶二寶跟童欣顔一起回家,二寶坐前杠,大寶坐後座。
“二寶你低點頭,别扭來扭去的,影響我騎車,我們仨都得摔跟頭。”
大寶說:“車歪我們就跳車,摔的是二寶,讓他不老實。”
童欣顔哈哈大笑,她沒那麼靈巧,跳不了二八大杠,摔了她肯定跟着一起摔倒。
進生産隊有社員說:“來了一輛吉普車,說是蔣知青的哥哥,還有沈知青的父母,大隊長隊長都被喊去了,我們也去瞅瞅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