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上朝,翰林院學士與崔相之流展開第一次交鋒。
杜仲袖手旁觀。
他知道翰林院的背後是裴清。
無論裴清跟崔淮人誰敗了,赢了那人都會元氣大傷。
他隻做漁翁。
不過今日殿上出現了兩個意想不到的人。
翰林院所有學士都是第一次參與朝中政事。
很多事情并不清楚。
故朗清風上奏,希望陛下重召裴太傅回朝提點翰林院。
裴家與崔家正面交鋒,裴清重回官場是必然。
不過另外一人卻是有些意外。
竟然是已經告病多年的光祿大夫盧義。
如今他的嫡子任中書侍郎,嫡孫即将上任壽州刺史。
衆人都知盧義告病是在為自己的兒子跟孫子讓路。
為了子孫的前程,他是不會回到官場的。
所以朝中人看到他還是十分震驚的。
等到所有政事完畢,皇帝看向盧義。
“盧卿身體如何了,一晃多年朕都沒有見過你了。”
盧義走一步便喘幾口氣。
“多謝,陛下,挂念。”
皇帝見狀,“盧卿這身子還未康複怎麼就急着上朝,可是有什麼重要的事?”
盧義行了一禮,“陛下,臣已老邁,纏綿病榻多年,今日便是想向陛下正式請辭,告老還鄉。”
皇帝聽後歎了一口氣,“盧卿,你是跟随朕多年的老臣,朕真是舍不得你告老還鄉。”
盧義咳嗽了兩聲,“多謝,陛下念着老臣,老臣也舍不得陛下,無奈身子拖累,臣萬分慚愧。”
皇帝表情有些悲傷,“既然如此,朕便準了,盧卿為國效忠多年,朕便賜你黃金萬兩,榮歸故裡。”
盧義恭敬的跪在地上行了一禮,“多謝陛下賞賜,不過臣還有個不情之請,還望陛下應允。”
皇帝笑着說道:“盧卿說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