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懷中小娃是紫星萊的孩子後,古千凝倒也盡了母親的責任,忍着痛喂了孩子飽餐一頓,每每小娃進食時,她便會想起自己的女兒,她倒是不怕風冥棄養,隻是感歎當初哺乳自家小娃時為何偏就這般沒了耐心。
巧兒看這婦孺終日郁郁寡歡,也沒個落腳處,便尋思着到了勿遼村走完親戚後,再将人給帶回沈家村。
好不容易離了京城百裡,古千凝說什麼也是不肯再回去的。
“這勿遼村民風雖淳樸,可極為落後,你一個婦道人家帶着個孩子怕是在此地活不下去的,不如與我們回京城,我們家雖在城郊可家裡頭有些田地,我家相公又會些手藝活,你幫着一起賣賣,日子也能寬裕一些。”因為古千凝的照顧,阿才的木工手藝在京城裡也稱得上家喻戶曉,即便古千凝不在了,阿才的名氣卻是響當當,找他訂櫃子的人還是有不少,就是價格也降了不少,可一家人依舊能過得衣食無憂。
巧兒覺得這婦人親切,總想着幫她一把,她又哪知道眼前人便是恩人,可古千凝不敢相認,生怕這二人會為了錢财出賣自己。
古千凝隻能謝絕了二人的好意,“實不相瞞,我家相公原是在京城裡一戶有錢人家做工,那家主人待我相公也好,誰知有一日那家主人瘋了竟将我相公活活打死,他們是京城裡有頭有臉的人物打死一個下人自然無所謂,隻是他們怕我會将此醜事抖了出去,便想着将我跟孩子也殺了,我可是好不容易才逃出來的,說什麼也不能再回去。”
“原來如此。”巧兒也不好強求,畢竟人家回去極有可能是九死一生,隻是巧兒他們在勿遼村的親戚過得雖好,卻并不喜歡與陌生人打交道。
巧兒将婦人的遭遇說給了阿才聽,阿才想了想問自家遠房表哥讨了不要的破茅屋來,那屋子又破又髒,頭頂連塊瓦片都沒有,但是表哥家貪财白要也不會給,阿才隻好拿了5兩銀子去買,這才為婦人讨來了居所。
隻是阿才不敢費力整修,生怕自己走後,此地又被表哥讨了回去,隻能草草的修葺了一下,搭了個頂棚,又為她打了兩個小櫃與方桌,這才跟巧兒兩人放心離開。
古千凝看着家中空空如也,包袱裡頭倒是有幾十兩銀子,她在地上挖了個洞将不用的銀子都存放于裡面,又鋪好雜草與小寶兩人就睡在草堆之上。
屋裡頭有一床薄被,是巧兒帶着路上用的,臨走前也給了這孤兒寡母,古千凝每日都要出門找活,身後總是背個竹簍,小寶便待在裡頭跟着她走來走去。
古千凝日日出門,卻找不到一點可做的活,她這才明白巧兒所說此地落後的真正意思,她們竟不給婦人家活幹,大街上賣東西的皆是男子,若想要找活,就得走10裡路到鎮上去,那兒的茶館酒家倒是能收些短工,不過往返太久,小寶出生也不過兩個多月,正是動不動就喝奶的年紀,而古千凝身上的銀子也不允許她大手大腳,畢竟她現在可是孤兒寡母,她得在這兒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