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妾有樣學樣,也鬧将起來,想讓胭脂鋪子賠點銀子。
崔雨桐派人攔住那小妾,謊稱是那家胭脂鋪的掌櫃,誠意十足地道了歉,取出一沓銀票出來做賠償。
小妾一數,竟然多達三千兩,驚得眼珠子都要調掉出來了。
确認是給她的補償,小妾心中暗喜,忙不疊收下銀票,歡歡喜喜地去了。
誰知小妾回去一說,此事便傳遍了全府。
都說小妾得周老爺寵愛,外面掌櫃的怕得罪通政大人,這才賠償了這麼多。
這些話在添枝加葉傳到周夫人耳中時,早面目全非,翻成了周大人寵妾滅妻的版本。
一盒小小胭脂,竟賠償三千兩。相比她的三百兩賠償,是不是顯得她這周夫人也太掉價了?!
周夫人越想越咽不下這口氣,派人一張訴狀,将裕豐錦繡坊告上了公堂,誓要讨個公道。
此事鬧得滿城風雨,曾經在裕豐錦繡坊買過衣服的貴婦們,個個都犯了心思。
有的怕衣物有問題,有的想渾水摸魚也跟着分一杯羹。
一時間,退貨的,投訴的,讨說法的紛紛上門,在裕豐錦繡坊門前排起了長隊。
杜氏被此事搞得焦頭爛額,将那個偷換染料的掌櫃打了幾十闆子解恨,面對長長的索賠單子,一籌莫展。
全部賠償的話,差不多得三四萬兩紋銀。問題是,後續還會有源源不斷的索賠者,不知何時是個頭。
最後,杜氏聽從姜世宗和杜賢的意見,咬咬牙,決定忍痛賠償,息事甯人。
畢竟錦繡坊收入可觀,隻要能正常運轉,很快就能将這些損失補出來。
然而,更糟糕的情況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