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府後,杜氏又拉下臉皮,四處求親告友,嘴皮磨破,給出高息,向人借錢湊資金。
心善的,關系近的,多少借給她點兒,其他的便是各種理由的哭窮推脫。
奔波了一天,說了幾籮筐好話,也隻借來薄薄的幾張銀票,如同杯水車薪,哪裡能救得了燃眉之急!
杜氏嚎哭一場,大罵人情淡薄。
次日仍硬着頭皮,四處奔波借錢,腿都要跑折了,人瘦得脫了形,可借到的銀子寥寥,根本無法使侯府脫困。
而此時,杜賢告訴她,說侯府曾售出的店鋪都被崔家收購,又到了雨桐手裡。
杜氏渾濁的眸子裡,射出希冀的光亮。
崔雨桐手中,一定有大把的雪花銀!隻要她肯出手,解押侯府那些産業,根本不是問題。
杜氏讓兩個婆子攙扶着,顫巍巍來到玉裕閣。
她先假意噓寒問暖,東拉西扯一番,轉入正題:
“哦,對了。聽說咱侯府售出的産業,不少是你在掌管?你将那些店鋪又買回來了?”
雨桐眸底陰沉,面上卻如沐春風:
“太太應知,我崔家是豪商巨賈,财取天下,逐利四海。
“京都有半數産業都歸崔家,更有專人負責窺察市場,随時買進賣出,把握稍縱即逝的商機,以獲得最大利益。”
“太太售賣的産業落入崔家之手,再尋常不過。公平交易,正出正入,自然無可非議。”
雨桐的話合情合理。
不管雨桐是在幫崔家打理産業,抑或崔家将所購的侯府産業轉送給掌上明珠,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杜氏擠出笑容,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