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2頁)

兩人弄了弄竹筐,鋪好稻草。

不大的功夫,便有人找上門來。

“婉柔,我家兒子說你們收雞蛋是吧?多少錢一個啊?”

來人是個大嫂,挎在肩膀上的籃子裡裝着六七個雞蛋。

“一毛一。”

李婉柔答應一聲。

“太低了吧?到縣城的話,咋也能賣到一毛五六。”

大嫂撇撇嘴,有點兒舍不得。

不過李婉柔有方法。

餘天昨晚交了她一套說辭。

李婉柔走到大嫂身旁,親切地拉住她的胳膊,勸說道,“大嫂,價是低了點,但你沒想來回路上折騰的時間呢?你這七八個雞蛋,到縣城賣一趟,來回幾十裡地,賺的錢也就2毛多,還不夠買瓶汽水的呢!”

“買瓶汽水也行啊”

大嫂還是有些舍不得。

“這樣吧。”李婉柔往上擡了一點價格,換了另一套說辭,“那就一毛二,你看怎麼樣?再高的話,真收不了了。而且大嫂,你再想想,來回的路上,雞蛋難免有個磕磕碰碰,萬一碎了一個,是不是反倒還賠錢了?”

話兒是打開心鎖的小鑰匙。

完全站在客戶的角度去說,會有别樣的效果。

大嫂琢磨一陣,覺得有些道理,點頭同意。

八個雞蛋,一個一毛二,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都給你了!我去鄰居家也撺掇撺掇,讓她們都過來。”

大嫂收了錢,心裡略微覺得有些小小虧,便決定再去找點兒鄰居,讓她們也來賣雞蛋,把這份小小的不悅,分擔出去。

虧錢不能一個人虧。

不患寡而患不均。

大嫂還是個急性子,頗有些村裡大喇叭的風格。沒多久的時間,收雞蛋的事兒便徹底傳開了。

一上午的光景,李婉柔足足收了将近三百個雞蛋。

餘天留的二十塊根本不夠,三嫂好心,借了僅有的十五塊錢。

錢花光了,李婉柔找了個借口,說明天下午再收。

滿滿兩筐雞蛋,放在院裡,好大一堆。

李婉柔很高興,餘天交代的事兒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