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
他對市場毫無了解。
“嗯。”
餘天捧起箱子,“哥,在你眼中,這叫解暑藥水和清涼油。不過要我說,這兩樣東西合在一起,分明就該叫高考學子必備品,清涼解暑大禮包。”
同樣的東西,換個不同的名稱,感覺也不一樣。
附着上高考必備的含義,逼格也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一切置辦妥當,坐車返程。
再回縣城時,已是翌日傍晚。
餘爽和張小鳳就留在縣城了,說是幫着看住貨物。
餘天對二哥的小心思心知肚明,告了别,獨自回到柳樹村。
李婉柔和豆豆沒在家。
餘天喝了口水,直接去找三哥。
他現在兜裡幹淨得很。
必須得準備點兒活動資金才行。
“三哥,我回來了。”
推門進院,三哥正在刷洗闆車。
“呀!”
三哥看見餘天回來挺高興,放下活計,擦了擦手,走上前,“餘天,這麼快?你那個什麼織襪機,到了嗎?”
織襪機是貨運的,總是停站讓路,會比客運火車慢。
“還沒。”
餘天落座,說起正題,“三哥,現在有兩個事兒需要你幫我。明天上午,你和我一起去火車站,把織襪機接回來,再搬到我那個小樓去。第二件呢,我現在手裡沒錢了,你有的話,先給我預支兩百,錢你就從賣黃鳝的錢裡扣。”
他不用請求,也不必商量。
三哥也不拒絕,三嫂動作更快,數了二十張大團結,直接塞給餘天。
“餘天啊”
三嫂落座一旁,聽餘天說了經曆後,急着問,“上次咱們吃飯的時候,你不是說,棉襪的市場會越來越不好嗎?怎麼你還弄了兩台織襪機?這成本不小吧,還能賺到錢嗎?昨天我和你三哥去省城的時候,發現不少攤位上都賣着棉襪兒了。”
三嫂是個精明人。
觀察得夠細緻。
餘天贊歎兩句,解釋着,“三嫂,你說的沒錯,我也早預料到了。所以這次,我買織襪機也不是用來做棉襪的,而是打算幹點兒别的。”
話落,三嫂眉頭皺起。
市面上除了棉襪,就是尼龍襪和腈綸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