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看錯的話,這件兩掌長的玉如意可是個好物件兒。
玉如意又叫搔杖,是舊時民間用來搔癢的工具,流行全國大部地區。
不過大部分的玉如意都是明清年間制作,又以清代居多。
隻是到清朝時。
玉如意已經很少有人用作搔癢,大多是放在手裡把玩,做個随手的物件兒,如把玩核桃文玩一樣。
“好貨”
餘天拿在手裡輕輕把玩,借着燈光仔細觀察。
這玉如意,長約40厘米,玉柄雕趕珠,紋雲龍,應該是乾隆年間所做。
若是真的。
放在21世紀拍賣,最少能賣出五千萬以上。
但餘天不敢确定。
畢竟這東西上面有些浮灰,又随便放在牆角,怎麼看怎麼不像珍惜物品。
“吃飯了!”
此時。
老孫太太已經炒好了兩盤雞蛋,一盤小肉。
飯菜擺上桌。
她緊着到廂房來找餘天,催促他吃完了趕緊簽合同,然後就走。
“看什麼呢?”
見餘天還在打量玉如意,她邁着小步湊到近前。
當看清他是在把玩玉如意之後,老太太又笑着說,“你稀罕這個嗎,稀罕的話就賣你了,加五百塊錢。”
五百值得一買。
餘天立刻同意。
不管是真是假,這筆買賣值得試試。
他謝過,好好收起。
到了小院兒,三口兩口風卷殘雲吃罷晚飯,兩人方才簽訂了購房協議。
“老人家,那你什麼時候搬走?”
簽訂之後,餘天又問。
“我想盡快,不過現在可不能給你住,我好多東西外人碰不得。不是一個月才能給我交其他的錢嗎,那就等一個月之後吧。”
老太太收拾碗筷,催促餘天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