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第2頁)

不多時。

從樓上下來一個穿着軍大衣滿頭是汗的中年人,急匆匆到了近前,将餘天迎進院裡。

此人名叫張國強,大個兒,精瘦,一張國字臉上帶着堅毅,正是花蓮注塑廠的老闆。

他剛早餘天五分鐘之前進院,徒勞跑了一上午的生意,還沒來得及喝口水。

落座在整潔的小辦公室中,張國強先沒說話,而是找來小玻璃杯,給餘天倒了杯水。

随後他自己也拿起搪瓷被子,噸噸噸喝了好幾大口。

放下搪瓷杯子,了解情況後,張國強方才長出一口氣,惋惜道,“看來咱們是同命相憐啊,我這花蓮注塑廠也好不到哪兒去。市場上大大小小的生意幾乎都被郭淮的淮海注塑廠一家獨占了,我也是最後再堅持堅持,過完年就準備轉型了。”

壟斷是每個行業帶頭者都想達到的目的。

80年代顯然還沒有反壟斷法,市場經濟又處于蓬勃發展時期。凡是有些能力的,都想将市場獨占,一家獨大。

如菲爾電器廠,它們通過各種正常以及非正常競争,打垮了許多其他的中小型電器廠。

而它們的合作夥伴淮海注塑廠也是一樣,借着和菲爾的合作,壟斷了市面上大部分的生産訂單,越做越強,使得其他小廠子隻能在夾縫中生存。

餘天先是詢問張國強能不能定做風扇的扇葉和底座以及塑料的價格。

張國強自然想促成生意,聽說是一筆五六萬的訂單後,他立刻給出了一個十分合理的出廠價。

至于工期,也沒問題。

花蓮注塑廠幾乎沒什麼活幹,有的是時間和人工。

但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不得不提。

他皺眉說道,“餘老闆,合作我是很歡迎的。但實不相瞞,我們廠子不論是規模還是技術乃至生産質量,都完全沒法和淮海注塑廠相比。就算咱不提材料的優劣性對比,光是制作設備上,我們就要低人一等,你可要三思而後行。”

十分實在。

有啥說啥。

餘天挺贊同這種直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