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妹連掐帶打,臉色紅紅,疼得丁力滿臉幸福。
看着兩人鬧了一陣,餘天請他們進屋落座。
放下慶祝三天的事兒不談,他給兩人着重講了講未來的發展。
電子産品肯定是要搞的,因為這是餘天的拿手好戲。
他決定将剩下的十萬先行投資過來,讓李二妹和丁力兩人成立一家公司,從現在開始,着手做大電子産品行當。
電子行業是個涉獵十分廣泛的大行業。
改革開放開始,我國經濟和社會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行各業都如雨後春筍一樣蓬勃發展。
而電子行業,更是比房地産更早發展,在萬人矚目之下,廣泛滲入國防、經濟以及社會等各個領域,成為人們生活生産,科研工作都不可或缺的需求。
光是1979年一年,電子工業總産值就已經達到了81億元,占全國工業總産值的22。
更為可觀的是,電子行業從1980年出口額隻有1000萬美元,到1998年出口額突破300億美元,隻用18年,便整整翻了3000倍,實在是個可持續蓬勃發展的優秀行業。
它的覆蓋面極其廣泛。
從最初的收音機、單錄機、電視機,到vcd、彩電、電冰箱,還包括程控交換機、高檔微機、集成電路和新型元器件等等,都是可以競争的賽道。
餘天講了很多很多。
聽得丁力和李二妹雲裡霧裡,更是充滿期待。
丁力瞪大眼睛,搖頭稱贊,“你真是我的好大哥!你真是我的好貴人!我看我可不算什麼大福星!你才是真正的大福星才對!”
李二妹更理性一些。
細細盤算一陣,她問道,“咱暫且不提合作經營投資的事兒,我想問問,你說的那麼多新知識和新産品,我們應該着重從哪方面入手呢?”
當然是電子元器件的技術研發。
餘天知道,在83年6月,國家會組織專家,研究如何快速發展電子工業的戰略。
在此基礎上。
國家召開了一次大會,就如何加快我國工業發展,進行了專題研究。
統一思想之後。
在83年10月末。
國務院上報了【關于加快發展電子工業的報告】,着重闡明了電子工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指導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