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兩位哥哥,都查出了腫瘤這是他們的病曆和介紹信。”
王建國接過信,沒有立刻拆開,而是先示意宋祁年坐下。
宋祁年卻沒有坐,他彎下腰,将随身帶來的一個布袋子,不着痕迹地放在了辦公桌的一角。
“王主任,第一次上門,冒昧打擾了。”
他的聲音壓得很低。
“這是我從老家帶的一點土特産,幾條煙,兩瓶酒,不成敬意,您千萬别嫌棄。”
八十年代的人情世故,宋祁年門兒清。
想辦事,就得有辦事的态度。
王建國看了一眼那個鼓囊囊的袋子,笑了笑,卻将袋子又推了回來。
“宋同志,你的心意我領了。”
他的聲音依舊溫和,但帶着一種不容拒絕的堅定。
“但這東西,我不能收。我們有紀律。”
“你還是先坐下,我們談談病人的情況。”
宋祁年心中一凜。
看來是遇到清正廉潔的主兒了。
他也不再堅持,順勢在椅子上坐下,心裡反而踏實了幾分。
不怕醫生有原則,就怕醫生沒本事。
“主任,您說的是。”
王建國拆開信,仔細地看了起來,又翻了翻帶來的病曆,眉頭時而舒展,時而蹙起。
辦公室裡隻剩下紙張翻動的沙沙聲。
許久,王建國才放下手裡的東西,擡頭看向宋祁年。
“情況我基本了解了。”
“從報告上看,腫瘤的位置都不太好,但好在發現得不算太晚,有手術的機會。”
宋祁年懸着的心,落下了一半。
“主任,那”
王建開推了推眼鏡,語氣變得嚴肅起來。
“要做,就要做根除術。我們院裡剛剛引進了國外最先進的微創技術,創口小,恢複快,成功率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