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1頁)

若未能命中,也絕不可貪圖進攻,必須迅速收回手指并變換位置。

為了确保自己的身體神經反應力和身法步法的速度能夠與他的指法相匹配,莊達特意修煉了一門在神州武院排名前十的輕功——《踏星環月》。

這門輕功的步伐輕盈迅捷,仿佛踏在繁星之上,行動起來飄忽不定,圍繞敵人時讓人眼花缭亂,猶如置身于浩瀚星空之中,難以捉摸下一步的落點。

這門輕功并非專為追擊敵人而創,而是用于糾纏對手,與他的點穴術相得益彰,更能發揮出他的指功威力。

莊達對自己的輕功頗為自負,因此對别人的輕功也格外在意。

他以前從未見過重明的輕功,但一眼便看出其中的奧妙,深知其不遜色于自己的《踏星環月》。

其三,莊達與聶雲霖一樣,修煉了道家内功,因此他的内功底蘊同樣深厚。

無論是點穴還是輕功,都極為耗費精力。若無内力輔助,莊達無法持久作戰。

有了内力的加持,他運用指法時更能激發内力,增強傷人的威力。

正因為擁有這三門絕學,莊達才有資格與袁博齊名,被譽為那一屆的武學天才。

他更有資本傲立于神州武院天驕堂的擂台之上,與重明等人一較高下,争奪那至高無上的第一名榮耀。

莊達在上一屆參賽的師哥師姐中獨樹一幟,成為重明内心真正敬佩之人。

這份敬佩不僅源于他卓越的武藝,更來自于他的人格魅力。

他在與低一屆的對手袁博交手時,展現出雷霆萬鈞之勢,如同烈火般迅猛而不留情面,每一位敗在他手下的對手都遭受了重創。

而邬雷雷對戰的狼化人張雲傑和兔化人楊芮,盡管實力不俗,但戰鬥方式略顯花哨。

許多招式缺乏實戰效果,不僅浪費了體力,還容易分散注意力,戰術上存在明顯破綻。

相較之下,莊達既具備強大的戰鬥力,又有獨到的戰術智慧。他在三次比武中從不因自身武功高強而輕視對手。

在戰鬥中,莊達總是謹慎出手,先仔細觀察對手的招式,然後尋找并利用對方的漏洞,精準地點穴。

莊達還秉持着武德,他點穴時從不攻擊死穴,盡管他的指功足以緻命,但他僅封住對手經脈,使其無法動彈,而非趁人之危。

戰後,他還會為對手解穴,給予認輸的機會。

因此,他的對手對他既敬畏又佩服,心悅誠服地認輸,每一場對決結束後,對手身上不過是一些輕微的經脈穴位傷。

這種點到為止的比武方式,讓重明深感認同與欽佩。

能與莊達這樣的人物同台較量,重明心中自然是激動難抑。

由于重明與莊達二人性格秉性,第二組比武的風格與第一組江浪他們截然不同。

比賽伊始,重明便主動與莊達保持距離,兩人分立擂台兩側,一左一右。

盡管雙方均未顯露出先發制人的意圖,但他們都擺出了準備攻擊的姿态,神情嚴肅,目光如炬,緊盯着對方。

仿佛隻要對方稍有動作,自己便會立刻做出反應,空氣中彌漫着緊張的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