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第1頁)

但不知是命運的安排,還是渡己善舉的召喚,他們在這個不算大的地方,因為渡己的收留,成為了彼此異父異母的兄弟姐妹,共同組建了一個溫暖的“家”。

渡己收養殘孤兒童的行為,很快在當地傳開,衆人紛紛稱贊他是個大善人。

“大善人”這三個字背後,承載的是數不清的壓力和艱辛。

小善舉或許舉手之勞即可完成,可做到大善,卻處處都需要錢。

因為收容所裡的這些孩子,有的肢體存在殘缺,有的患有各種疾病,渡己不僅要負責他們的衣食住行、教育學習這些日常的基本開銷,還得竭盡所能為他們移植安裝義肢、治病。

渡己那原本積攢的一點積蓄,就像流水一般,很快便見了底。而他打工掙來的錢,除去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根本無法填補收容所每月不斷産生的巨大開銷。

盡管社會各界上有善良的慈善人士伸出援手,捐贈了一定數量的善款;

鎮政府的也有扶持政策,給予了渡己經濟上的支持,但面對持續的高額支出,他仍然得精打細算、分毫不差地規劃每一筆錢的使用,才能勉強維持收容所的運轉,讓孩子們能繼續在這裡生活下去。

縱然如此困難他也沒想過放棄這些孩子,因為他知道,他給這些孩子撐起來一片天,絕不能讓這天塌下來。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哪怕渡己再怎麼咬牙堅持,老天爺就像是瞎了眼似得,又給他出了一道難題。

小玲,是孤兒收容所裡第二批孩子中的一員。

她今年十二歲,模樣可愛漂亮,性格又乖巧懂事,十分惹人憐愛。

小玲來到收容所,是因為她那相依為命的外婆永遠地離開了她,從此世間再沒有任何親人在身邊,無人對她進行撫養照顧,無奈之下才被送到了這裡。

或許是從小曆經太多生活的磨難,小小的年紀便承受了不屬于這個年紀的滄桑,這窮人家的孩子反倒生出了遠超常人的成熟懂事,真正應了那句“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平日裡,每當義工、志願者不在收容所,或者渡己有事外出時,小玲和皮皮等年紀稍大一些的孩子,就會主動承擔起照顧其他小孩子的責任。

尤其是小玲,總是搶着幹那些又髒又累的活。

别看她年紀尚小,卻有一手讓衆人稱贊的好廚藝。

要知道,在她的年紀,很多孩子連菜都還沒認全,而小玲卻能憑借着對生活的敏銳感知,将市場上那些無人問津、價格低廉的普通蔬菜,化腐朽為神奇。

這些樸實無華的食材,在小玲的巧手下,總能變幻出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美味可口的飯菜,讓孩子們吃得無比滿足。

不過命運似乎并未打算輕易放過這個可憐又堅強的孩子。

就在今年的某一天,原本活蹦亂跳、充滿活力的小玲,突然在女生宿舍裡暈倒了。

當時,正在忙碌的渡己得知消息後,心急如焚,匆忙趕到女生宿舍,抱起小玲就往附近的醫院趕去。

在醫院裡,經過一系列細緻的檢查,醫生面帶惋惜與沉重,将一個猶如晴天霹靂般的噩耗告知了渡己:

小玲患上了白血病。

白血病,這種自古以來就如同惡魔般存在的惡性疾病,在科技日新月異發展的今天,仍舊是醫學界難以攻克的一大難題。

醫生耐心地向渡己解釋,要想有效控制和緩解小玲的病情,化療和藥物治療是必不可少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