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多跟孩子說說話,别管他聽不聽得懂。”
“還有,多帶他看看外面的東西,花啊,草啊,天上的鳥啊”
“最要緊的,是他做對了,就得誇他,讓他高興。”
這些話,在二十一世紀,是再普通不過的常識。
可在這個時代,在這個閉塞的小山村裡,卻像是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婦人們聽得一愣一愣的,感覺比聽村長開會還認真。
陳誠的“育兒經”,就這麼不胫而走。
他在村裡,莫名其妙地,就多了一個“孩子王”的名頭。
連帶着,村民們看他的眼光,都變了。
不再是同情和可憐,而是多了一絲敬佩。
好消息,接踵而至。
這天傍晚,陳誠剛從地裡回來,就聽到院子裡的羊圈裡,傳來了一陣陣急促的“咩咩”聲。
他心裡一動,趕緊跑了過去。
隻見那隻他買回來的母羊,已經躺在了幹草上。
它的身旁,站着兩隻毛茸茸的、濕漉漉的、正顫巍巍地學着站立的小家夥!
生了!
母羊順利地産下了兩隻小羊羔!
陳誠看着那兩個活潑的小生命,心裡湧起一陣巨大的喜悅。
這是希望!
是他們這個家,越來越好的證明!
他趕緊找來幹淨的布,給小羊羔擦幹身體,又給母羊準備了加了鹽的溫水和最好的草料。
郭曉瑩也抱着念安,站在羊圈外,看着這溫馨的一幕,臉上滿是笑容。
夜裡。
一家三口,加上新添的五隻羊,還有院子裡那群咯咯哒的雞鴨。
小小的茅屋,前所未有的熱鬧和充滿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