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路援軍再怎麼骁勇善戰,也沒辦法以四十萬兵力擊潰百萬大夏聯軍吧?
或者說他們是在等龍城禁軍也出門支援?
沒錯,一定是這樣!
“傳令,龍城禁軍立刻出城,與兩路援兵形成三路包夾之勢一舉擊潰大夏聯軍!”
大太監也覺得此舉并無不妥。
大夏聯軍長途跋涉已是人疲馬乏,決不能給他們安營紮寨休養生息的時間。
軍令如山,雖龍城禁軍将領認為此舉有些冒險,但還是非常忠誠地率軍從城門湧出,快馬加鞭直奔大夏聯軍而去。
近了,馬上就要接戰了!
禁軍将領一揚馬鞭,加快速度的同時用氣勁加持高聲大喊:“将士們,建功立業護佑家國就在眼前,給我沖啊,将這些敵軍擊退,我們就是最大的功臣”
兩軍前鋒在一霎之間撞在一起。
沖在最前方的騎兵承受了第一波沖擊,立刻人仰馬翻倒在地上。
還不等他們爬起身,又被第二波交鋒的騎兵馬蹄踩踏緻死。
大夏聯軍後方有弓兵陣射出箭雨,将龍城禁軍跟在騎兵後的步卒射死射傷大片。
才一個照面,龍城禁軍便損失三萬餘人。
剛一交鋒,禁軍首領便察覺到了不對。
“怎麼回事?為什麼我們承受了這麼大的壓力!敵軍就不管兩翼嗎?”
在他的觀念裡,大夏聯軍應該正受到三面包夾,沒辦法将全部力量集中在禁軍的身上啊。
若是不管兩翼,任由關隘援軍沖陣,整個部隊很快就會被分割成四份,軍令無法有效傳達最終潰敗。
聯軍将領都是酒囊飯袋不成!
沒等禁軍想明白這個問題,立刻有斥候大喊:“将軍不好了,我軍兩翼遭到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