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第2頁)

對于這點許正覺得有些奇怪,楊曉曉身為學校的老師,雖然說工資不高,但每個月也有三十塊錢左右,她每個月給許正家十塊錢的夥食費,這身上還能留下二十塊,也沒見她買什麼東西,但為什麼缺錢呢?

雖然心裡疑惑,不過許正也沒多問。

十一月底,這天許正收到了海軍那邊的獎金。

因為之前許正和王裕村的人俘虜了一艘菲漁船和一艘船的漁民,海軍那邊給了許正一百塊錢的獎勵。

一百塊錢對許正來說并不多,但卻讓許正心裡很是開心。

畢竟自己損失了一張漁網。

十二月初

洪德全建廠的地皮批下來了,在地皮批下來之後,洪德全立馬招募工人建造廠房。

而同時他派到了日本、瑞典以及美國三個地方的人也都有了消息。

日本那邊能挖到人,不過卻不願意賣機器給他。

瑞典那邊和日本差不多

至于美國那邊,也就是那個叫做‘奔樂’的漁具品牌,那公司裡的一名叫做‘多蒙’設計師不僅願意來華國,并且還願意拿出制作魚竿機器的設計圖出來

奔樂這個漁具品牌,前世的許正也有幾分了解,這個品牌也算是美國那邊的老牌子,創立于1932年,不過主要生産漁輪,魚竿方向也是在八零年的時候才開始發展

對于這則消息,許正的心裡很是驚訝,一個美國人的漁具公司設計師,如果願意來華國,那絕大多數是為了錢。

而這個多蒙不僅願意來華國,而且還願意把制作漁具所用到的機器設計圖拿過來,那其中就有很多因素了。

“嘿,那個多蒙其實他的父親當年是參與援助華國飛虎隊的成員之一,在華國待了七個多月,期間負過一次傷,負傷期間被咱們的老百姓照顧,對華國就有了感情,他兒子多蒙被他父親影響,自然也對我們這邊産生了一定感情,所以才願意過來”

洪德全開口解釋道。

聽到洪德全的解釋,許正臉上露出恍然之色。

當年抗戰時期,美國确實派過一支空軍志願隊伍過來,不過名義上說是‘志願’并且以無償的方式前往華國,實際上每個月都要給他們發放三百美元左右的戰時補貼。

一個月三百美元,而且還是在那個時期,哪怕放在任何地方都稱得上是高工資。

所以說他們是一群雇傭兵也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