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鹽鋪爆了,細鹽這個新出現的物事,同樣也火了。
如今雖然還是貞觀初年,但經過武德年間的休養生息之後,百姓家裡多多少少已經積攢了些餘财了。
五貫一斤的細鹽,他們可能吃起來肉疼,但三貫一斤那就真的是能買回家嘗嘗了。
畢竟,一斤鹽,還是這種沒有雜質純純的細鹽,是真能吃蠻久的。
不過,對于長安城百姓來說,能從東市、西市買到價位合理的細鹽,那就足夠了,其他的,不是他們能摻和的。
可對于一衆拍下了細鹽售賣權的世家來說,這會兒看到長安城内那天天絡繹不絕的購買人群之後,眼珠子都是紅的。
這特麼都是錢啊!
還是光明正大的掙錢!
這錢都不用藏着,就能堂堂正正的花出去。
這就是妥妥的金山銀啊!
誰不眼饞!?
所以,原本隻打算先弄個幾千斤先去試一試的世家們,當下就忍不住了。
加碼、翻倍!
最少的一家都是至少先來個八萬斤!
最多的一家是拿下了洛陽周邊的世家,起步第一單就是十五萬斤!
這量,可一點都不小了。
畢竟李承乾的工坊早有規矩在先,那可是要正兒八經的一手交錢一手拿貨的。
但還不等沒搶到售賣權的世家們看到其他人賣不出去或者擠壓在倉庫,最後手頭沒錢着急上火的戲碼呢。
離長安城最近的洛陽,第一批十五萬斤細鹽,居然兩天時間就賣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