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洗了把臉。
林川來到校場,看着正快速集合的戰兵們。
鐵林堡的根基已經有了,但僅靠二十餘名戰兵遠遠不夠。
他需要組建起一支真正的軍隊,一支紀律嚴明、令行禁止的精銳之師。
按照邊軍規制,遊擊百戶可自建營兵,滿編千員。但眼下鐵林堡初立,貿然擴編至千人隻會拖垮糧饷供給。五百人,是當前最穩妥的規模。
五個滿編百戶隊,既能形成有效戰力,又不至于超出掌控。
每個百戶隊下設兩個總旗、兩個副總旗,小旗官則由老兵擢升。
這樣的架構既能确保指揮體系穩固,又能讓底層軍官在實戰中成長。
林川很清楚,一支軍隊的骨幹不在于人數多寡,而在于能否如臂使指。他需要的不是烏合之衆,而是哪怕僅剩十人也能死戰不退的鐵軍。
糧饷是首要難題。
鐵林堡雖有些積蓄,但五百人的軍需絕非小數。
眼下堡内田畝尚未形成規模,今年隻能靠上頭的撥饷和周邊州縣采買,其中,自主采買是大頭,需要大量的銀錢。
至于軍械,鐵林堡自有鐵匠坊,刀槍箭矢可逐步打造,但甲胄弓弩還需另想辦法。
訓練更是重中之重。
新兵招募後,必須經曆長期嚴訓。林川親自拟定了操練章程:每日辰時演武,午後陣型操練,傍晚弓馬騎射。他特意加重了夜戰訓練,鞑子最擅劫營,若士卒不習夜戰,必吃大虧。
最關鍵的還是軍官選拔。
胡大勇還在懲罰期,可名為伍長,實為自己的副手;獨眼龍、王鐵柱勇猛過人,适合沖鋒陷陣;二狗主抓箭術訓練;就連看似怯懦的張小蔫,其實心細如發,正是督查糧械的合适人選。
至于其他人,個個都要當總旗、副總旗,這些家夥雖無帶兵經驗,但勝在知根知底。林川相信,隻要稍加磨砺,他們必能獨當一面。
“行了,說這麼多,大家聽明白沒有?”
林川仔細給戰兵們講完,大聲問道。
預期的驚喜和歡呼聲沒有出現,所有人都呆立在原地,面面相觑。
幾天前,這裡最大的官還是林總旗。
怎麼一覺醒來,林總旗變成林百戶,所有人都成總旗了?
就算前面加了個“副”字,那也還是個總旗啊!
人群中,響起一陣慌亂的騷動。
有人開始掐自己大腿,有人抽自己耳光,想知道到底是不是做夢。
還有兩個直接腿一軟,跌坐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