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1頁)

吃完飯,吳婷和吳玲依依不舍的打着手電筒回家,吳婷縮着脖子走在田埂上,忽然攥住吳玲,“姐,我想包下村小食堂。”

吳玲的膠鞋在凍土上打了個滑,她吃驚道:“你當咱是八爪魚?圍巾訂單還差三百多條,瓜子禮盒的紙殼子也沒湊齊,我們咋有心思去做飯?”

吳婷往掌心呵着白氣,“食堂的事得等下學期、下半年,我就想跟你先商量,這樣也好做準備,我們得多掙些活錢,這樣以後也能幫到劉家,幫到陳财他們,你說呢?”

每個能掙錢的機會,她都不想錯過。

吳玲沉默。

路過老槐樹,吳婷提議道:“姐,要不咱在村裡請幾個人幫你一起幹活吧?這樣交貨的速度也能提上來,你也不用那麼辛苦。”

吳玲盯着地面,“人心隔肚皮,要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怎麼辦?”

吳婷頓了頓:“咱按件計錢,圍巾五毛,禮盒三毛,精細活你就自己留着,讓她們摸不着真正的門道。”

吳玲想了想,皺眉道:“那,要給那麼多錢嗎?”

村口傳來零星的爆竹聲。

吳婷說:“我們有賺的,幫襯下鄉親,這樣也是合作共赢。這年頭,誰家還沒個揭不開鍋的時候呢?”

說幹就幹,吳玲第二天就開始在村頭發放消息,不到兩小時,全村都知道吳婷家招工了,工資給得還不低。

戴氈帽的老漢把旱煙杆磕得梆梆響:“吳寡婦要當東家了哩!”

吳婷将堂屋收拾好,劃分成兩個區域,一區織圍巾,一區做禮盒,隻等初三過了就能正式開工。

初二晌午,吳家院門被拍得山響,三十來号人擠得水洩不通,穿補丁棉襖的婦人把凍裂的手往袖子裡縮,半大小子踮腳扒着窗台看。

“吳嬸子,我經常在家縫縫補補,年輕還學過裁縫,織圍巾我肯定容易上手!”

“我家六個孫子,我天天給他們裁紙人兒,你這盒子我能弄!”

“吳寡婦,咱們往上三代還是一個祖宗的,你現在有發财機會,不能落下我!”

有毛遂自薦的、有攀親帶故的

經過篩選,吳婷和吳玲留下了三個并不善言辭的女人。

庹圓燕家有六個娃,家裡經常有了上頓沒下頓,梅麗君男人愛喝酒,家裡都靠她一個女人頂着,張秀芳是個外鄉女人,讀過幾年書,男人前年死在了礦井裡。

這三個女人都很苦命,就像曾經的她們。

暮色四合,吳婷用紅紙包着五張毛票,分别遞給她們:“庹姐、梅姐、張姐,現在過年,我先給你們提前發點工錢,以後咱們也算一個小家庭了,你們幫我們做工,工錢我們不會虧待你們,庹姐和梅姐負責織圍巾,五毛一條,張姐負責做禮盒,三毛一盒,包一餐中飯,明天正式開工,你們看行不?”

“行!”

三人還沒開始做事就領到了工錢,各個眼裡泛着淚光。

這吳寡婦簡直就是菩薩轉世。

張秀芳哽咽道:“吳嬸子放心,我做工是好手,我識字,還可以在禮盒上寫點吉慶話。”

庹圓燕和梅麗君也忙附和:“我們針線活從小幹到老,做出來的東西包你滿意。”